【重磅快評】韓國瑜之怒 是對無知大法官的溫柔抗議

立法院今天院會進行法案審查,開議時沒有任何一位立委在議場,讓院長韓國瑜唱獨角戲,韓國瑜生氣的表示,各黨團沒有任何一位立委在議場,請各黨團自重。記者邱德祥/攝影

立法院院會今早的討論事項議程,由於現場沒有任何立委到場,立法院長韓國瑜忽然動怒,要三個黨團「自律自重」,隨即轉身離開會場。直至有立委陸續到達議場,韓國瑜才重返一場主持會議。不過令人狐疑的是:除非有重大議案要進行攻防或表決,否則立法院會鬧「空城」其實是常態,韓國瑜忽然動怒,所謂何來?

這也就不得不令人聯想起,昨天憲法法庭針對民進黨立院黨團所提「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聲請,所召開的「審查說明會」。在新版憲訴法已經公佈實施情況下,現有的8位大法官由於未達評議、判決門檻,本已無法再對憲訴法違憲與否置喙,但卻還是自創了「審查說明會」的名目,把藍綠白三方找來「說明」。可以說會議還沒開始,就充滿爭議。

而且更離譜的是,在昨天的會議過程中,大法官們輪番發言,完全不像是「就是否受理此案請雙方說明」,更像是檢察官在詰問被告--而且被告是擔任立院的代表的藍綠陣營;轉身一變,又變成「原告」民進黨代表的辯護律師,不但提點重點,還一而再、再而三跳針到底「無異議」的背後含意爲何。對於立法院代表以及專家學者要求大法官不要介入國會自主,則置若罔聞。

大法官們「助攻」民進黨,理由就是憲訴法三讀程序有問題。其關鍵核心,就是三讀時主席詢問現場「有無異議」,當現場沒有異議時,是否就真的代表所有立委都贊成該法案通過。但如此反覆循環,甚至扯到「無異議」的內心心路歷程,都顯示大法官不但欠缺對國會自主的尊重,更對議事進行一無所知。

而既然是質疑憲訴法修法程序有問題,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立法院長韓國瑜。雖然代表專家的學者羅傳賢一而再、再而三表示,韓國瑜主持議事的程序,和過去民進黨蘇貞昌、游錫堃兩任院長都完全一樣,依據慣例,法案攻防在二讀時就已完成,三讀只有文字修正,因此慣例就只是由主席詢問「現場有無異議」,無異議就是三讀通過。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大法官們官大理大,硬是不採,沒人拿大法官有辦法。

而在今天的立法院院會上,韓國瑜就是在「示範」立法院的常態就是這樣:當議案到了三讀階段,各黨不會再有什麼贊成反對的意見;如果真要他們有意見,那就得請各黨黨團、立委都來開會。當韓國瑜說「沒有任何一個立法委員在現場,三個黨團要負最高責任」時,心裡的潛臺詞應該是「大法官連無異議都有意見,那都沒來開會就通過法案不是更可能被判違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