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公寓可改爲住宅

文|鄧浩志

7月2日,長沙出臺《支持公寓等類住宅商品房調整爲住宅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已完成項目總平面圖審批,但開發、去化存在困難的公寓等類住宅商品房,在確保滿足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配套設施承載力的前提下,經論證可行後可依規依程序調整爲住宅。

這可是真重磅。要知道早幾年,公寓在不少大城市直接是明令禁止的。不得宣傳,不得銷售,不得建設,上海甚至曾經要求建好的公寓,拆掉廚房廁所,恢復辦公或者商業的形態。而四大一線城市也要求商業辦公類型物業只能銷售給企業法人,而不能賣給個人。當然,隨着樓市下行,這些政策最後都一一取消了。但現在,長沙居然出紅頭文件,而且直接允許改爲住宅,這在之前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次是長沙開了頭,其他城市會不會跟進,拭目以待。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過去這十幾年,我們的房地產政策一直都在打壓和扶持兩邊來回反覆。說得好聽就是逆週期調控,說得不好聽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所以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定勢,只要有需要,有必要,以前堅決禁止的,現在改過來也不是不可能。這不,管理層在今年4月份明確房地產去庫存大目標之後,購房首付降到了15%,貸款利率也降到了史上最低。只要有決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什麼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就這一點上,我相信支持樓市政策還會繼續出,還會有更多開腦洞的政策,而樓市,也一定會復甦的。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爲20834億元,同比下降41.6%。數據顯示,保利、中海、萬科位居上半年銷售額前三名,銷售額均超過千億元。上半年,銷售五百億以上陣營企業數量有所減少。

具體來看:

● 千億以上陣營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銷售額均值1330.8億元,分別是保利、中海、萬科、綠城、華潤、招商。● 第二陣營(500-1000億)企業4家,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銷售額均值577.8億元,分別是建發、濱江、越秀、龍湖。● 第三陣營(300-500億)企業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0家,銷售額均值387.2億元,包括華髮、金茂、鐵建、金地、綠地、碧桂園。● 第四陣營(100-300億)企業爲28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7家,銷售額均值163.2億元。包括保利置業、中建、融創、新城等等。

從銷售額上看,保利1700多億,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其他同行。中海1400從去年的第三進入第二。而萬科則因爲年初資金緊張的傳聞,銷售額下來了,跌到了第三,和綠城,華潤同在1200億附近。廣州本土房企越秀則以500多億位列第九,印象中是首次進入全國排名前十的開發商。表現似乎非常不錯,不過也要看到越秀業績超過6成貢獻都是來自於一座城市,就是總部的廣州,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而越秀廣州的業績,幾乎1/3都來自於一個樓盤,那就是全國網紅盤的琶洲南TOD。越秀想後續走得更穩,必須改變這種過分集中一個城市一個樓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