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股份去年四季度營收預增最多114.44% 上交所問是否合理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陳俊傑
2月24日晚間,至正股份(SH603991,股價57.48元,市值42.84億元)發佈了上交所對其業績預告監管工作函的回覆。至正股份此前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3.66%~114.44%。
至正股份在回覆函中表示,去年第四季度營收大幅增長,得益於公司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半導體專用設備這兩大業務收入的顯著增長,兩大業務的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110.88%和117.3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在2017年~2019年,至正股份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年度收入在4億元以上,但到2021年只有1.28億元,到2023年也只回升至1.62億元。同時,至正股份高分子材料業務方面,各年度第四季度收入的浮動也較大。
例如2017年第四季度,至正股份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收入爲1.78億元,2021年第四季度的此方面收入只有2491.83萬元,到2024年第四季度又回升至1億元。
半導體設備擴大銷售力度
1月18日,至正股份發佈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24年收入3.35億元到3.79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收入爲3.3億元到3.73億元,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爲虧損5000萬元到虧損2500萬元。
然而,與2024年預虧相比,至正股份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更讓外界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至正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爲1.93億元,因此,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預計實現收入1.42億元~1.86億元。
上交所監管工作函指出,根據至正股份的業績預告,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預計環比增長49.37% ~95.72%,同比增長63.66%~114.44%,因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確認收入是否具備商業實質,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的情形。
至正股份在回覆函中表示,去年第四季度營收大幅增長,得益於公司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半導體專用設備,這兩大業務的收入顯著增長,其中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第四季度收入1億元,同比增長110.88%,半導體專用設備業務第四季度收入8473.09萬元,同比增長117.38%。
記者注意到,至正股份半導體專用設備業務收入增長的原因比較簡單。據至正股份介紹,蘇州桔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桔雲)自2023年第二季度併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由於蘇州桔雲產品驗收集中於下半年交付、驗收,最終形成設備業務收入集中在第四季度確認,因此蘇州桔雲2023年、2024年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97.80萬元、8473.09萬元,占上市公司全年營收比例爲49.28%和62.40%。
同時,至正股份還指出,蘇州桔雲2024年擴大了銷售力度,半導體專用設備銷售情況較上一年度有所好轉。此外,2024年至正股份半導體專用設備完成半導體封測廠商通富微電的驗證,與公司所籤設備訂單在第四季度完成驗收,共實現銷售收入2654.87萬元。
高分子材料調整銷售政策
至正股份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的業績變動則要複雜得多。一方面,是過去多年該業務收入波動較大,另一方面,是第四季度的收入佔比同樣較高。
據至正股份介紹,公司在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市場具有一定體量的市場規模和客戶基礎,且生產和銷售受一定程度的季節性影響。
對於2017年至2024年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收入情況,至正股份介紹稱,2017~2023年,公司此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4.27億元、5.70億元、4.62億元、3.11億元、1.28億元、1.29億元和1.62億元,2024年預計營收爲2.43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78億元、1.79億元、1.37億元、7256.33萬元、2491.83萬元、5629.44萬元和4766.63萬元,2024年四季度預計營收爲1.00億元。
可見,2017年~2024年,至正股份的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收入出現較大波動,且第四季度的收入佔比,在大多數年度內均較大。
至正股份稱,2021年~2023年,受資金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主動採取聚焦優質客戶,縮減低毛利客戶業務量的策略,導致線纜用高分子材料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規模下降,產能利用率均不足20%。面對此種困境,至正股份通過積極獲取銀行貸款支持等方式,資金壓力一定程度得到緩解,公司靈活調整銷售政策,市場銷售規模逐步恢復。2024年下半年,公司靈活調整產品價格,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同時恢復部分毛利率較低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使得營收同比大幅增長,2024年產能利用率提升到34.79%。
至正股份稱,公司與客戶進行交易均按市場公平原則,並最終實現了銷售收入,期後回款正常,業務交易具有商業實質,不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