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營業氣候 終結連五跌

對等關稅衝擊漸減,臺經院25日發佈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爲86.8點,終止連五跌,上揚1.17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以來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對等關稅衝擊漸減,臺經院25日發佈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爲86.8點,終止連五跌,上揚1.17點。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主要是關稅、匯率等利空淡化,至於外界關注232關稅,推測風險不大。

孫明德解釋,美國幾家科技公司今年已投資3,500億美元,未來三年更將投資3兆美元於AI基建,若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美企成本將高於1兆美元,類似Google、亞馬遜等大企業或能支撐,中小企業將全軍覆沒。

他表示,AI資料中心是美國服務輸出的關鍵,美國如真的對半導體課徵100%或更高關稅,勢必也會重傷其AI及基礎建設,連帶影響服務輸出,且美國還需要臺灣的硬體來推動其軟體,推斷半導體關稅對臺灣的風險不大。

孫明德指出,今年美國、臺灣經濟成長主要都是靠AI,雖然撐起亮眼經濟表現,這也導致臺美貿易摩擦持續,後續必須留意川普的組合拳,不僅關稅,還有匯率等招式,而且這不單只是一場戰爭,更是一場持久戰。

臺經院表示,整體來看,7月國內產業表現持續分歧,AI應用帶動的備貨潮讓7月電子接單與資通產品出口成長,帶動電子機械業者看好當月景氣的比重增加;傳產業對當月與未來景氣看法則仍趨保守與轉差。

至於服務業景氣,雖有臺股回溫帶動投資信心的利多,但銀行業和保險業各受困於房市低迷和匯價造成避險成本攀升,偏向保守且趨於悲觀,7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略減0.33點爲87.8點,研判服務業對景氣看法持平。

不過,臺經院院長張建一和孫明德都提醒,未來製造業可能要注意AI泡沫化風險,現在AI是「實打實的投資」,但AI也還在初期投資、燒錢階段,沒有真正產生效益,「靠的是願力而非生產力」,因此要小心泡沫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