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民間投資兩位數增長,民營經濟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大重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國兩會之後,從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從優化營商環境、解決融資難融資貴、鼓勵民間投資等多方面推出一批新舉措。
隨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舉措落地顯效,民間投資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民營經濟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相關指標積極好轉。比如,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創下近4年來的最高值,1~2月民間投資增速同比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負增長,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0.2%,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8.0%。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陽日前表示,在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提振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信心方面,政府今年將全力推進多項工作。在落實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重點推進“抓環境、減負擔、優服務”三大舉措,特別是對於廣大民營企業關注的融資問題,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市場準入是民營企業參與經濟活動的前提,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3月1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2025年第二次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圍繞“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主題,與國家管網集團、三一集團、安譜科技、思源電氣、敬業集團、華潤醫藥、君樂寶乳業等7家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瞭解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聽取意見建議。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開展整治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專項行動,強化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持續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制定重點領域公平競爭合規指引,着力解決限制企業遷移、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動、限制招投標、設置隱性壁壘等突出問題,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爲各類經營主體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第一財經從市場監管總局瞭解到,《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將於4月20日正式施行。該實施辦法聚焦增強制度的剛性和可操作性,細化完善了公平競爭審查總體要求、部門職責、審查標準、審查機制、審查程序以及監督保障措施等,將限制或者變相限制市場準入和退出、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動、影響生產經營成本、影響生產經營行爲等4個方面的審查標準細化爲66項具體情形。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也表示,將盡快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企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
下大力氣解決融資難題
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採訪活動中,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今年下大氣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從“一增一減”兩個方面推動協調機制發揮更大效能。
“‘一增’是增加信貸投放,使機制擴大到更多民營企業,努力做到應貸盡貸、應續盡續。‘一減’是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努力使企業得到更多實惠。”李雲澤說。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曾剛對第一財經表示,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阻礙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尤其在經濟復甦的關鍵時期,這些企業急需資金支持來恢復生產、擴大投資。通過“一增一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體現了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精準施策的思路。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提出,金融部門要積極健全政策框架,強化督導落實,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地方上也在積極行動。多地金融部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會議,圍繞信貸資源配置優化、融資渠道拓展、服務質效提升等方面進行部署,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助力。
3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市工商聯、重慶市委金融辦等八部門共同組織召開重慶市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要求,各金融機構要科學制定民營經濟年度服務目標,優化信貸資源配置,聚焦科技創新、“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民營經濟信貸資源投入。
3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湖南省工商聯、湖南省委金融辦等部門共同組織召開湖南省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明確,要用好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融資供給,拓寬融資渠道。落實好一攬子存量和增量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力度。
民營經濟多項指標好轉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總數超過6000萬戶,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爲89.8,比1月份上升0.8,創下四年來最高值。各分項指數、分行業指數全面上漲。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的調查顯示,隨着各地衆多項目開工,2月份,開工率達到100%的企業佔比,比1月份上升7.2個百分點。企業效益的改善,帶動了投資意願增強。7個行業的投入指數上升,企業擴大生產的意願明顯增強。調查還顯示,隨着轉型升級的持續,衆多中小企業正在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成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表示,近期調研明顯感受到,政策支持力度大的行業轉型升級成效更好,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發展也爲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民營企業貢獻了全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佔比超過85%。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今年將開展爲期一年的“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幫助企業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實現降本增效。同時,將健全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承擔國家級科研任務,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民間投資也迎來積極好轉。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民間投資同比持平,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負增長。民間項目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0%。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0.2%,增速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1.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8.0%,增速比全部基礎設施投資高2.4個百分點。
開年以來,全國民間投資活力迸發。各地重大項目清單中,民間投資的佔比顯著提高。不久前,山東集中開工的1006個重大項目裡,民營企業項目數量、投資金額雙雙過半;北京今年面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重大項目總投資不低於2000億元,以更大力度做好要素保障;江蘇要求今年新覈准的海上風電項目,民營企業股權比例不低於10%。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今年將繼續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佈局,在鐵路、核電、水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項目。
國家能源局也提到,今年將加大力度,支持更多民營企業參與能源項目開發建設,加大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供給。促進民企積極投資建設分佈式新能源、新型儲能、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出臺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快出臺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政策文件,激發各環節活力,更好滿足民企等各類經營主體業務開展和重點用戶綠色用能需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認爲,民營經濟正面臨新的發展階段。當前經濟形勢下,爲有效擴大內需,民營企業投資成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不僅是滿足當前經濟形勢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對第一財經表示,應進一步推動原本由國有經濟主導的重大投資項目向民營經濟適度開放,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同時,引導地方政府轉變治理理念,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窪地”向比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尊重市場、尊重規律,專注於提供耐心的資本、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行政審批、價格低廉的創業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