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景氣連三升 臺經院:AI 與電子備貨帶動景氣回溫
臺灣經濟研究院23日公佈9月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續升至91.65點,較8月修正後的89.13點上揚2.52點,已連續第三個月走揚。臺經院指出,受惠AI、高效能運算與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帶動,製造業景氣持續回升。
臺經院分析,外貿表現持穩,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加上電子新品備貨旺季效應,9月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出口年增率維持高檔,抵銷傳產外銷疲弱的影響。進口方面,在AI產業鏈國際分工與出口需求帶動下,電子零組件及資通產品進口年增率維持高位,機械進口也呈現增長,反映資本設備購置需求暢旺。
觀察產業別,化學工業仍受需求疲軟壓抑,但部分業者恢復生產、出貨量增加,使景氣略獲支撐;金屬製品業則受惠AI設備、電動車與新能源產業需求穩定。
電子機械業方面,雖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游客戶提前拉貨,使部分二線晶圓代工廠稼動率下降,但AI需求強勁推升伺服器出貨,臺積電(2330)2奈米制程量產順利,晶圓代工景氣仍維持高檔。DRAM業者受惠主要供應商控制產能、價格上漲,營運續揚;封測業也因AI需求推升,高階封裝與測試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記憶體市場回溫進一步帶動稼動率上升。整體而言,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轉趨樂觀。
不過,臺經院指出,美國對臺實施「N+20%」對等關稅,高於日韓及歐盟等競爭對手,再加上美中關稅戰與稀土管制升溫,恐不利全球景氣展望,也使製造業設備投資意願轉趨保守。同時,中國業者以低價策略搶佔東協與歐洲市場,對我國機械設備業者造成壓力,部分廠商對後勢仍持審慎態度。
臺經院表示,美中關係時而緊張、時而緩和,貿易戰局勢未明,加上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取得進展,使製造業對未來半年景氣仍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