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加薪可增移工額度 勞動部:兼顧補人力與提升薪資

勞動部今天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會議,通過兩項決議。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組長蘇裕國表示,會中一致同意推動「製造業加薪本勞增額移工」政策,及「一般營造業投入災後重建可增額移工」措施。記者董俞佳 / 攝影

勞動部今天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會中通過推動「製造業加薪本勞、增額移工」政策,及「一般營造業投入災後重建可增額移工」措施。會中委員認爲有助兼顧勞工待遇與產業用人彈性。

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組長蘇裕國表示,製造業僱主若願意爲本國勞工加薪2000元,即可申請增加移工額度,加薪1名可以增加1名移工,最高爲10%額度。這不只是補人力,更是鼓勵企業提高本勞薪資、改善長期低薪結構。

蘇裕國說,會中勞資學各方代表皆支持此政策,認爲這兩項新政不僅有助緩解缺工,也希望藉加薪誘因改善國內長期低薪問題。

蘇裕國表示,臺灣工作年齡人口持續下降,製造業缺工問題嚴重,在維持產業競爭力的同時,也要讓加薪真正落實到本國勞工身上。

另一項決議爲協助天災後復建的「一般營造業增額移工」方案。現行一般營造業外勞總額爲1.5萬名,會中決議凡投入災後重建的營造廠商,可超出原總額核配名額。蘇裕國說,只要業者參與災區復建工程,或與災民簽訂重建契約,就可被認定具公益性,優先核配移工。

該方案將依國土屬災區復原相關條例執行,蘇裕國表示,災後復建工程規模龐大、期程長,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補足人力,協助受災地區重建。

對於名額使用期限,蘇裕國說,業者投入重建後所核配的移工名額可延用於後續一般工程,這些人力可直接轉回原本承包的公共或民間工程,確保人力不中斷。

他表示,目前一般營造業移工配置比率爲30%,最高可達40%。災後增額屬「打破總額上限」,即在原比率內另開放總額彈性。內政部國土署也已同步修正相關要點,落實核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