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廉價軌道地雷」 陸批美「鴿子」衛星威脅太空安全

中國科學院團隊說,舊金山商業衛星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運作的「鴿子」(Dove)衛星星座,靠低成本、高頻率的觀測模式,重塑了商業地球觀測產業,但其中有超過80%已脫離軌道,對低軌道構成與日俱增的威脅,圖爲衛星示意照。(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科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批評全球最大的地球成像衛星艦隊,說這些如鞋盒大小的衛星爲「廉價軌道地雷」,對太空作業的安全構成威脅。

《南華早報》30日報導,中國科學院軟體專家利用自行開發的追蹤平臺,分析了由舊金山商業衛星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運作的「鴿子」(Dove)衛星星座。這些衛星從2013年起,就陸續發射數以百計立方衛星(CubeSats),每天提供中解析度的地表影像。研究團隊7月21日在中國社羣媒體上發表的文章中說,這些沒有推進器的「鴿子」衛星對太空安全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

他們發現,截至7月初,662顆「鴿子」衛星中,有超過80%已脫離軌道,引發對不受控制重返大氣層,還有可能碰撞的擔憂。團隊還發現,包括美國太空軍追蹤網在內的公開資料庫中,有超過100枚「鴿子」衛星被分配了「錯誤或編造的」識別碼,並缺乏軌道數據。「『 鴿子』星座靠低成本、高頻率的觀測模式,重塑了商業地球觀測產業,」研究人員寫道,「然而,它可能正將寶貴的低軌道變成危險的『雷區』。」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兼太空歷史學家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說,早期許多「鴿子」衛星從國際太空站(ISS)部署,這導致追蹤方式出現特殊情況。他說,從國際太空站釋放的衛星通常很快會再入地球大氣層,對其他太空飛行器幾乎不構成風險,因爲「那時低於國際太空站的衛星非常少」。他指出,美國太空軍無法確定每枚衛星由哪個發射載具送至國際太空站,因此將所有這類物體分配相同的國際識別碼「1998-067」,這是指1998年發射的首個國際太空站模組。麥道威說:「追蹤網將這些物體的發射日期都列爲1998年,這確實不正確。但這基本上是技術失誤,而不是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