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引未來】@高校畢業生,別忘了領補貼!多項補貼補助政策護航就業創業
(原標題:【職引未來】@高校畢業生,別忘了領補貼!多項補貼補助政策護航就業創業)
多項補貼補助政策護航就業創業(來源:視頻綜合)
爲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國家及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職業培訓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對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補貼標準:培訓後取得符合規定證書的(包括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給予一定標準的職業培訓補貼。
申領流程: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基本身份類證明原件或複印件、培訓機構開具的稅務發票(或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等材料。人社部門審覈後,將培訓補貼支付到申請者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或其他銀行賬戶,由申請者自主選擇)或個人信用賬戶。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二、職業技能評價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對通過初次職業技能評價並取得符合規定證書(包括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不含培訓合格證)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補貼標準:由當地人社、財政部門確定
申領流程:高校畢業生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基本身份類證明原件或複印件、職業技能評價機構開具的稅務發票(或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等材料。人社部門審覈後,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三、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
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申領流程: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基本身份類證明原件或複印件、靈活就業證明材料等。人社部門審覈後,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四、一次性求職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對在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
補貼標準:由省級人社、財政部門確定
辦理流程: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所在學校申請求職創業補貼,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畢業生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或享受低保、身有殘疾、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特困救助供養)證明材料、學籍證明覆印件等。申請材料經畢業生所在學校初審和公示,報當地人社部門審覈後,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畢業生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五、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補助對象: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由財政給予貼息。合夥創業的,可根據符合貸款條件的合夥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申領流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六、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
申領流程:由省級人社、財政部門確定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七、稅收優惠政策
補貼對象: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持《就業創業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
補貼標準: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20000元爲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限額標準。
申領流程:由當地人社、稅務部門確定
受理機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稅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