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醫生”喚醒百年古樹
本報記者 張嬙 本報通訊員 宋麗梅
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貯水山兒童公園,佇立着兩棵樹齡120年的銀杏樹,樹冠大如華蓋。曾幾何時,這兩棵銀杏樹“面黃肌瘦”,是“植物醫生”曹先聰一次次的悉心養護,讓百年老樹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多年來,曹先聰用一張張“綠色處方”,守護城市綠意,也守護着市民記憶裡的那抹歲月“青蔥”。
體會“枝杈的故事”
曹先聰是青島市北建設投資集團下屬的聚泰城市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專家站的技術人員。2017年,他開始接觸古樹修復工作。
彼時,公司剛剛着手開展相關工作,由於缺乏經驗,特意邀請了深耕古樹修復領域的專家、老師傅帶教,帶領團隊“摸着石頭過河”。
學習一段時間後,曹先聰跟隨老師傅去修復市北區四方街道一棵樹齡200餘年的老銀杏樹。到了現場,老師傅像往常一樣,讓曹先聰和同事們先觀察樹木的外觀,進行基礎判斷,再圍繞治療方案進行討論。
“這棵銀杏樹從中間裂開了,當時我們討論出兩種治療方案。”曹先聰說,“一種是封閉式治療,把裂縫堵起來;一種是開放式治療,對裂縫進行清淤防腐處理,保持裂開的狀態。”
就在大家熱烈討論時,老師傅注意到樹幹的縫隙處已經長出新的枝芽。聽完大家的彙報後,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半開放式治療,完成必要的防腐清淤後,讓縫隙中的枝芽慢慢長大,成爲這棵樹的一部分。
當時,老師傅說了一句話:“對於周邊的市民來說,這棵樹的每個枝杈都有故事。”直到曹先聰後來參與了一棵棵古樹的修復,才逐漸明白其中的深意。
守護一代人的回憶
2019年,青島聚泰城市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青島四方園林工程公司專家站成立,曹先聰出師成爲一位成熟的“植物醫生”。
2023年,曹先聰收到市北區雙山街道保兒村的“求助”:這裡的百年老國槐“生病”了。
“人會老,樹也會老,當營養和水分供給不到末端枝杈,樹木就會‘頭禿’。”到達現場後,曹先聰繞着樹轉了一圈,發現樹的主幹已經真空,填入的混凝土又加重了腐爛。
當即,曹先聰開出“藥方”:挖一條土壤疏鬆多孔的復壯溝,讓根部吸收到氧氣和營養;將混凝土移出,填充有支撐性又韌勁十足的材料,讓國槐能穩固且恢復自然生長狀態。
就在曹先聰忙前忙後爲國槐治療時,許多村民默默站在了他身後,注視着他的一舉一動。“我們小時候,就結伴兒在這棵槐樹下玩。”一位老人說,“看到這棵樹,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當一棵樹開始紮根發芽,時光便在一歲一枯榮中流轉,託舉起遊子的鄉愁。村民對國槐深厚的感情,給曹先聰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在此刻明白了老師傅的那句話:“樹是有生命的,我們不僅僅是治癒一棵樹,更是在修復一段時光,守護一代人的回憶。”
當好“植物醫生”
曹先聰將一個個探頭釘子,以5釐米的間隔輕輕釘進樹幹,然後拿起小錘子,一邊緊盯聲波探測儀顯示屏,一邊敲擊釘子,並根據圖像顯示不斷調整敲擊點。“這就像給樹木‘聽心跳’。”曹先聰解釋說,可以根據聲波的數值判斷樹木內部有沒有腐爛和空洞。
從最初依靠“望”“聞”觀察樹木外部情況,到如今藉助專業檢測設備進行“問”“切”,曹先聰“診斷”的設備和手法不斷進步。“樹有百種,病有千樣,只有真正瞭解每一棵樹、每一種蟲,才能當好‘植物醫生’。”曹先聰說。
2017年從業至今,兢兢業業地鑽研讓曹先聰在專業領域閃閃發光。他編寫的《園林病蟲害防治手冊》《青島市園林綠化有害生物預警信息》,爲園林環衛系統進行病蟲害防治提供了參考依據。2020年,曹先聰榮獲青島市綠化委員會頒發的“青島市綠化之星”,2024年,他被推選爲“市北工匠”。
曹先聰一直想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他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願景——成爲“綠色醫生”。在他看來,未來守護綠色的使命不僅是醫治一棵棵古樹,還將延伸到推動園林垃圾循環利用,全方位守護城市生態。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