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爲讓大谷投球?美媒轟道奇「搞牛棚日拖垮全隊」:他去年沒投也奪冠
▲道奇大谷翔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洛杉磯道奇隊安排大谷翔平復出並採取「牛棚日」方式投球的作法,引發美國媒體砲轟,認爲此舉對球隊長期戰力造成威脅。某位大聯盟內部人士直言,「我不覺得這對球隊是好事。每五天就搞一次牛棚日,如果整季都這樣,牛棚的狀態勢必下滑。」
美國媒體《PFSN》的記者比格斯(Terrance Biggs)指出,雖然大谷已從右手肘手術中恢復,開始以短局數重返投手丘,但這樣的出賽方式是否合理,正在引發球界內部爭論。
他表示,大谷每隔五天登板一次所造成的「牛棚日」,實質上加重了道奇整體投手羣的負擔,尤其當已有多名中繼投手因傷缺陣時,更顯得吃緊。「如果他想以打者貢獻球隊,那就應該考慮去守外野,而不是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投球,造成整體輪值的壓力。」
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到目前爲止,道奇已動用34位不同投手,包括先發與後援,是所有分區龍頭球隊中最多的。相比之下,美聯東區領頭的多倫多藍鳥使用了28人,仍落後道奇6人之多。
評論直言,其他29支球隊的總教練幾乎都秉持一句原則,「賽季有162場,要想走得遠,就得讓球員健康地撐完一整年。」但道奇在大谷尚未能完整投球的情況下,選擇以高頻率牛棚輪替支撐他的復出計劃,不只風險高,也讓球隊疲於應對突發傷情。
除了牛棚消耗過重的實際問題外,還有輿論指出「從外部觀感來看,這像是大谷凌駕於其他球員之上」。
報導中直指,「他有投球的意願沒錯,但道奇去年在他沒投球的情況下拿下世界大賽冠軍。而且,與他簽下的7億美元合約中,並沒有規定他必須投球。」
外界對大谷的二刀流使用方式看法不一,但球迷對他全能的期待與關注仍居高不下。未來道奇如何在戰力保護與明星價值間取得平衡,也將成爲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