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退場教師媒合平臺成效不彰 陳學聖:政府投資源需審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今天指出,教育部推動的「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自106年起到113年間,累計投入經費達3456萬元,提供諮詢媒合服務共1458人次,但最終成功轉職的大專校院退場教師僅121人,顯示計劃的成效有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今天指出,教育部推動的「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自106年起到113年間,累計投入經費達3456萬元,提供諮詢媒合服務共1458人次,但最終成功轉職的大專校院退場教師僅121人,顯示計劃的成效有限。

陳學聖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的契約金額,106年度爲450萬元,107及108年度皆增加至480萬元,109年度降至456萬元,110年度又增加至470萬元,111年度再降至450萬元,112及113年度則合計670萬元,累計投入經費達3千456萬元。

在執行成效方面,陳學聖說,106至113年度的諮詢媒合共1458人次,但成功轉職的退場教師僅121人,整體成功率偏低。具體而言,106至109年度,每年諮詢媒合人次介於100至250人次,成功轉職人數僅9至13人,成功率僅6.5%至12.87%。近年數據則顯示,110、111及112與113年度的諮詢媒合人次,分別爲170、182及455人次,而成功轉職人數則僅有6、27及41人。

陳學聖指出,若概略以諮詢媒合人次與成功轉職人數相除,除了109及111年度的成功率分別爲12.87%及14.84%之外,其餘年度皆落在個位數,其中110年度甚至僅3.53%,112與113年度合併計算成功率也僅9.01%。值得注意的是,「諮詢媒合」是採「人次」而非「人數」作爲計算標準,顯示實際獲得幫助的退場教師人數可能更低。

陳學聖呼籲,政府在推動相關政策時,應以數據爲依據,檢視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確保投入的每一分預算都能發揮應有價值。教育部應審慎檢討該平臺的運作模式,深入分析低成功率的原因,提出具體改進措施,並建立退場教師人才庫,讓企業和機構能更有效的媒合,同時也應建立職場銜接追蹤機制,瞭解退場學校教師轉職的實際狀況,以作爲政策調整的依據,避免國家高教人才資源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