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普及前,這20種設備備受重視!

這份清單探究了那些曾經不可或缺的小裝置,在智能手機把它們的功能都集於一身之前,這些小裝置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在智能手機成爲萬能設備之前,生活看起來大不相同。人們攜帶多種小裝置僅僅是爲了打電話、拍照、聽音樂或者找方向。以下是對那些曾經在每個家庭、揹包或者口袋裡都有一席之地的小裝置的回顧。

1. 旋轉撥號電話

在智能手機讓打電話變得輕鬆之前,旋轉撥號電話是標準配置。這些體積龐大、基於撥號盤的電話需要耐心使用,並且幾十年都是家庭必備品。現在,它們成了充滿懷舊氣息的裝飾品或者收藏品。

2. 座機

雖然無繩電話提供了更多的移動性,但座機曾經是在家中打電話的唯一方式。在移動技術快要把它們淘汰之前,它們佔據主導地位多年。有些家庭還留着它們,以備不時之需。

3. 紙質地圖

在GPS出現之前,迷路可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紙質地圖對於長途公路旅行的導航至關重要。展開地圖是規劃路線的最佳方式。現在,導航APP已經讓它們幾乎沒啥用了。

4. GPS導航設備

對於旅行者來說,獨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是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東西,它讓人們不再需要紙質地圖。這些設備提供逐嚮導航,但最終還是在智能手機導航應用面前敗下陣來。如今,只有少數司機仍然依賴它們。

5. 一次性相機

這些一次性相機在度假和活動時很吃香,是一種廉價的記錄回憶的方式。沖洗膠捲的那種興奮勁兒也增添了它們的魅力。如今,數碼攝影和智能手機相機已經取而代之。

6. 尋呼機

在短信成爲常態之前,尋呼機是即時通訊的生命線。這些小設備會嗶嗶響或者震動,來提醒用戶有新消息,通常需要回電。如今,它們主要在醫院和一些特殊行業使用。

7. 隨身聽

在流媒體和數字播放列表出現之前,隨身聽讓人們可以使用盒式磁帶隨時隨地聽音樂。得倒帶和翻面磁帶,這就使得聽音樂沒那麼方便了,但這些設備曾是音樂愛好者的必備品。如今,它們已經被智能手機和數字音樂播放器所取代。

8. 攝像機

家庭錄像曾經是用攝像機錄製的,記錄生日、假期和日常時刻。這些手持攝像機需要磁帶或迷你DVD,這使得編輯工作很麻煩。現在,智能手機攝像頭和視頻應用程序幾乎已經讓它們被淘汰了。

9. 個人數字助理(PDA)

個人數字助理是智能手機的早期版本,幫助用戶管理聯繫人、日曆和便籤。手寫筆和小鍵盤在當時讓它們感覺很有未來感。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接管了它們曾經提供的所有功能。

10. 鬧鐘

按時起牀曾經依賴於鬧鐘,鬧鐘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有些有很響的蜂鳴器,而有些則播放收音機,但它們都有相同的用途。現在,大多數人依靠智能手機的鬧鐘來開始新的一天。

11. VHS播放機

電影之夜曾經圍繞着VHS錄像帶和笨重的播放機。倒帶是一件麻煩事,但它們是在家觀看喜愛電影的最佳方式。最終,DVD和流媒體服務讓它們被淘汰了。

12. 答錄機

錯過一個電話就得靠答錄機來記錄信息了。在語音信箱取代它們之前,這些設備在家庭和商務通信裡可是起着重要作用的。現在,除了在懷舊電影中,已經很少能看到它們了。

13. 便攜式CD播放器

CD播放器讓人們能夠把自己喜愛的專輯帶到任何地方。跳曲很容易,但CD有刮花的風險,或者播放到一半卡碟,這很讓人沮喪。隨着時間的推移,MP3播放器和流媒體服務取代了它們。

14. 公用電話

公用電話曾經是人們在家外打電話的生命線。找到一部能用的,而且有足夠零錢(用來打電話),這也是(使用公用電話)體驗的一部分。現在,由於手機在通信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公用電話幾乎已經消失了。

15. 打字機

在電腦出現之前,打字機對於書寫和文檔創建是必不可少的。按鍵的咔嗒聲,還有需要修正帶,這些都是(打字)過程的一部分。如今,它們大多成爲了收藏品或者用於藝術目的。

16. 傳真機

曾經,即時發送文件需要一臺專用的傳真機。在電子郵件和數字簽名取代之前,企業多年來一直依賴傳真機。一些行業仍在使用傳真機,但在大多數辦公室裡已不再常見。

17. 軟盤

以前,U盤和雲存儲還沒出現的時候,軟盤被廣泛使用,後來就不需要軟盤了。軟盤用來存儲文件,但它的空間非常有限。現在,軟盤成了早期計算機技術的遺物。

18. 掌上游戲機

在有移動遊戲之前,像任天堂的Game Boy、索尼的PSP這種掌上游戲機,能讓玩家在路上玩得很開心。這些設備的圖像效果有限,但深受粉絲喜愛。現在,智能手機上的遊戲應用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19. 盒式磁帶和磁帶播放器

以前,要做個性化播放列表,大家首選盒式磁帶。快進到想要的歌曲有些棘手,但它們有一種數字音樂所缺乏的魅力。流媒體服務和數字文件最終取代了它們。

20. 膠片相機

拍照意味着精心選擇拍攝畫面並等待膠捲沖洗。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讓攝影變得即時且毫不費力。一些人仍然欣賞膠片相機的懷舊質感,但它們已不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