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利率最高9%!首選3優銀行股:中信金、玉山金、臺新金 最佳買點這樣找
(圖/報系資料照)
(圖/今週刊提供)
金融股長年爲熱門高息標的,想卡位今年高息資金行情,四大投顧業者不約而同推薦「銀行」產業,除預估殖利率優,也有望維持獲利穩定、支撐股價表現。
金融市場在美國總統川普攪和之下動盪加劇,爲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面對憂慮漫天的2025年,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提出的建議是:「今年一定要買金融股!」原因在於金融股不只適合作爲資金避風港,國內投資人最關注的「高息題材」,也是今年類股重頭戲。
證券業殖利率雖高
當心「領股息、賠價差」
金融股去年獲利改寫歷史新高,推升今年配息實力,若從各業者去年度的自結獲利,搭配過去4年平均股利配發率估算,以3月11日收盤價爲基礎,可發現證券股成爲排行榜第一梯隊。預估殖利率排行前10檔,就有4檔證券股,其中羣益期(6024)、統一證(2855)、元大期(6023)、羣益證(6005),預估殖利率皆逾6%。在可望配出高息的吸引力下,羣益證今年來股價漲幅高達9.5%,也成爲內資法人佈局焦點,今年來獲投信買超近11.8萬張。
即使證券股以高殖利率名列前茅,卻並非專家們眼中的佈局首選。黎方國首先分析,券商的經紀、自營、承銷三大業務都得「看天吃飯」,若市場行情不佳,不只成交量縮,無法貢獻經紀收入,自營操作不佳、新股承銷破發,也都會拖累獲利,他直言,今年證券股要留意「領股息、賠價差」的窘境。
羣益投顧總經理範振鴻亦對臺股後市轉趨審慎,他坦言,去年底羣益投顧預期今年臺股有望再戰新高,但從今年以來的總經局勢研判,後市展望已轉爲保守,並憂心市場波動將更加顯著。他提醒,「證券股殖利率雖高,但確實也必須小心跌價損失。」
不過,今年多家投信業者積極準備發行主動式ETF,範振鴻期待,可吸引新一批資金流入股市交易,券商獲利也有機會獲得挹注。
壽險業方面,國內壽險公司擁大量美債部位,過去四年債市走空,無論是以壽險爲主的金控,還是單一壽險公司,或多或少受衝擊。壽險業今年同樣持續面臨挑戰,範振鴻提醒,「美國看起來要降息,但步伐卻不明。」若少了降息助陣,債券價格恐難明顯回魂。
壽險股看聯準會臉色
債市反彈力道仍待釐清
不過,黎方國卻是樂觀看待壽險股後市表現,他指出,雖然債市反彈力道仍待釐清,但無論如何都是「自谷底回升」之姿,有助於壽險業減少帳列的「未實現損失」,並提高獲利、拉昇淨值。
針對正式接軌IFRS 17是否壓縮配息空間的問題,黎芳國認爲,壽險業已自多年前開始因應,多數業者的資本適足率已達標,「投資時若仍不放心,建議佈局規模較大的金控。」他推薦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等。
另一方面,匯率對壽險業獲利影響極深,2024年壽險業避險成本、淨匯損雙創新高,永豐金證券投顧總經理李學詩對此分析,降息循環可改善避險成本,降低今年匯損壓力。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