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降美國車關稅惹議!網憂「市場大亂」:小心歐盟反制課稅
川普關稅對美國通膨的影響,7月可能開始見真章。路透
經濟部表明僅針對美國製汽車調降關稅,引爆PTT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指「打預防針了,就只降美國進口」,更預測臺灣賓士與泛德將首當其衝,直言「臺灣美系汽車要崛起了?」面對歐系品牌表達不滿,網友多數不買帳,反嗆「不爽就去美國設廠啊」,甚至有人開酸「GLE會不會比GLC還便宜」,不少人更將矛頭指向臺灣賓士,批評其抱怨聲浪最多。
根據媒體報導,臺美正在協商關稅議題,我方擬將對美製車17.5%的進口關稅降至個位數甚至歸零。此舉引發歐系車廠憂慮,臺灣賓士總裁金恩中公開表示反對,認爲政府不應只給單一國家優惠,違反公平貿易原則。但經濟部強調談判爲雙邊協議,僅適用臺美之間,不會擴及他國。
原PO在PTT發文點出政府已「先打預防針」,強調關稅優惠將專屬美國,引申認爲雙B品牌將面臨價格混亂的問題,甚至點名臺灣賓士與泛德恐將「慘了」,並揣測美系車將迎來一波買氣。此一觀察也被部分網友認爲是經濟部已默默預告降稅政策,且只針對特定產地。
對此,大量網友留言附和,有人調侃「不爽就移到美國生產阿」、「BMW有美國製的啊,哪像賓士一樣愛哭」,也有人酸說「你要公平,就叫你德國政府來談關稅協議」。還有車迷實際分析稅改可能帶來的價差效應,指出「GLE如果比GLC便宜,市場會大亂」、「水貨美製BMW直接屌打代理」。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提醒需觀察歐盟與日本未來是否提出反制,認爲「歐盟一定會來課你32%關稅」、「其他國家看到這政策也不會坐視不管」。有網友甚至直言,「這是川普逼各國來美國設廠的戰略」,「德國自己舔共,還想享美國待遇?」整體留言呈現看熱鬧與冷嘲熱諷並存的氛圍,對歐系車商的反彈聲浪普遍不具同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