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國平安業績發佈會:積極推動保險資金“長錢”入市,全面數字化成開年首要任務

19日晚間,中國平安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去年,平安歸屬營運利潤同比增長9.1%、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47.8%、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6%。

對此,在中國平安2024年度業績媒體發佈會上,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用三句話評價去年的業績表現:一是業績符合、略超管理層預期;二是戰略深化;三是持續推動改革創新。

另外,在發佈會上,平安管理層還就市場關注的投資、科技、壽險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迴應。

正在推動落地長期股票投資試點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多部門就積極推動長期資金進一步入市,這也是本次中國平安業績發佈會上的聚焦點之一。

“我們已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中國平安副總經理、擬任首席財務官付欣在業績發佈會上說。

本月初,金融監管總局批覆了新一批總額爲600億元規模的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平安人壽即爲這批五家試點險企之一。付欣稱,針對這一試點,中國平安內部正在積極推動和落地。

從去年底開始,中國平安開始頻繁增持港股銀行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信息顯示,年初至今,險資舉牌次數已達十次,中國平安在其中佔據四次,而其舉牌對象無一例外均爲港股H股。與此同時,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中國平安在舉牌之後也仍然在頻繁增持工商銀行H股(01398.HK)、招商銀行H股(03968.HK)、郵儲銀行H股(01658.HK)、農業銀行H股(01288.HK)等幾家股息率較高的港股銀行股。

在中國平安高管看來,對高分紅股票的頻繁增持背後是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未來走勢的看好。

“我們對中國經濟增長以及高質量發展都是充滿信心的。”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的多位高管強調稱。付欣表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會體現在資本市場的持續優化,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上市公司更加註重股東回報。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分紅金額創歷史新高。

“我國資本市場目前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在市場層面都提供了利好因素,因此我們長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付欣稱。

當然,高分紅股票僅代表了中國平安權益投資的一個方向。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副總經理郭曉濤在業績發佈會上稱,中國平安的權益資產配置是啞鈴型的,有高分紅、高股息資產,也會有成長型的、短期相對波動較高的資產。

“我們在整個配置過程中用的是多種多樣的投資工具,讓這兩種資產能夠持續在股票結構中相互補充、持續增長,不僅是現在可以帶來投資回報,未來也將帶來持續收益。”郭曉濤說,對於能夠代表經濟發展未來的投資標的,例如高股息銀行股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附加值領域,都是中國平安的投資關注重點。

另外,付欣強調,保險資金作爲堅持價值投資的耐心資本,秉持的是穩健的配置策略,始終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平衡。“我們的資產配置要做到投資回報、久期、產品、跨越週期、監管政策這五方面匹配。平安會堅持這樣穩健地穿越週期的價值投資策略,積極響應險資入市的號召。”

全面數字化戰略是開年首要任務

去年以來,中國平安對科技板塊作出了一些調整,包括子公司及人員的變動,另外,金融壹賬通前段時間亦公告收到了中國平安關於私有化公司的初步無約束力建議。如最終建議進行,金融壹賬通將自聯交所及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那麼,這一系列動作是否意味着平安的科技戰略將會有所調整?

對此,郭曉濤說,平安集團對於科技的定位一直非常清晰,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是“綜合金融+醫療養老” 戰略,科技則是支撐的底座,核心定位是賦能。

“我們現在及未來的科技投入,都是基於如何讓科技手段進一步去提高金融主業和醫療健康養老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爲主業創造價值。”他說。

2024年中國平安年報的“含科量”遠超以往,全篇“AI”合計出現了27次之多,甚至年報的封面都是由AI工具深度參與制作。

郭曉濤介紹說,中國平安在AI方面的佈局,主要是從效率和智慧方面創造價值。“包括讓我們的運營、作業、服務持續提高效率,進一步優化成本;在經營決策的過程中,從傳統的靠經驗、拍腦袋做決策,轉變爲靠數據、智能化做決策。”他說。

郭曉濤認爲,平安集團的科技佈局有着非常強的護城河,“我們自己內部叫做‘953’,‘9’是9大數據庫,包含金融數據庫、醫療健康數據庫、經營數據庫等,其海量的數據是AI創造價值的核心基礎;‘5’是全球領先的5大實驗室,能夠讓我們持續站在AI科技的前沿;‘3’是有3家科技公司,其對場景的深度應用和開發帶來了巨大的貢獻。”郭曉濤說。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也表示,當前以DeepSeek爲代表的開源大模型,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構企業價值創造的底層邏輯,對金融保險業亦影響深遠。“改革創新”是中國平安2025年度經營方針的重要主題,全面數字化戰略是2025開年的首要任務。

馬明哲強調,要讓全面數字化成爲平安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與“領頭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年報中,原本的“科技業務”也更名變成爲“金融賦能業務”,反映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健康、汽車之家等相關成員公司經營成果,該板塊2024年的歸屬淨利潤爲129.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