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墾丁「鷹海」奇觀 赤腹鷹破40萬隻 刷新30年紀錄
墾管處18日下午在屏東滿州國中舉辦賞鷹博覽會,羣鷹在天空翱翔。(墾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今年赤腹鷹調查數量已突破40萬隻,刷新30年來的觀測紀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18)日下在滿州鄉滿州國中舉行「琅聚滿州・鷹你而來」賞鷹博覽會,有市集、互動闖關、寫生,民衆聚精會神看着老鷹在天空翱翔,驚呼連連。
賞鷹博覽會邀請「三十而立」、「大溪地悅舞集」、「你太白了去曬黑」樂團及「滿州民謠協進會&滿州國小創意民謠」登臺獻藝,融合在地文化與青春活力。現場還有小農市集、生態導覽、行動電影院等,以五感走進自然,親身感受猛禽遷徙的壯闊與珍貴。
墾管處18日下午在滿州國中舉辦賞鷹活動,民衆聚精會神欣賞「鷹姿」。(羅琦文攝)
墾管處18日下午在滿州國中舉辦賞鷹活動,專業人士拿着「大砲」拍老鷹。(羅琦文攝)
民衆悠閒地坐在躺椅或着地上,拿着望遠鏡欣賞「鷹姿」,也有不少專業攝影人士,架起超級「大砲」拍攝。晚間活動則邀請長期致力於猛禽觀察的「數鷹人」蔡乙榮,分享「猛禽科普專題講座」,深入解說赤腹鷹與灰面𫛭鷹的遷徙行爲,帶領大衆更加理解猛禽遷徙的奧秘。
墾管處指出,墾丁地理位置條件適中,每年秋冬時節,落山風初起,各式鷹鷲類猛禽彷彿舉辦嘉年華會,不定時出現在恆春半島的碧海藍天上,形成「鷹柱」、「鷹河」、「鷹海」等壯麗的自然生態景觀。
墾管處18日下午在滿州國中舉辦賞鷹活動,民衆悠閒坐在躺椅上賞鷹。(羅琦文攝)
墾管處18日下午在滿州國中舉辦賞鷹活動,小朋友躺在草地上賞鷹。(羅琦文攝)
墾管處表示,每年舉辦琅嶠鷹季不僅展現自然生態的壯闊,也透過親子寫生活動、行動電影院、鷹季市集暨闖關挑戰等多元規畫,帶領民衆體驗結合生態教育與藝文表演的豐富饗宴,19日下午2時還有賞鷹活動,歡迎大家共同前來親近大自然。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保育解說組長許書國表示,隨着秋風轉涼,赤腹鷹與灰面𫛭鷹再度飛越恆春半島,成羣猛禽振翅盤旋的景象壯麗非凡,是臺灣秋季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盛事之一,自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以來,持續投入猛禽遷徙研究,40年間累積大量第一手資料,使琅嶠鷹季逐步成爲臺灣秋季最具代表性的生態活動。
許書國說,國家公園署期望透過社區、市集與教育活動的串聯,讓更多民衆在欣賞羣鷹壯闊的同時,也能認識自然、實踐環境保護,呼籲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生態保育,從減塑、節能到參與永續旅遊,共同守護猛禽遷徙的重要棲息地,讓壯麗鷹海永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