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邁大步 遠距成真篇/一條龍應用 打造生態圈

科技是遠距醫療最強後盾,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動科技結合醫療應用,數位發展部則媒合醫療需求與科技技術,加上科技串接,將打造遠距醫療一條龍,「在家遠距看醫生」、「病歷資料跟着走」,「線上完成支付」,最終還能把藥送到家。

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表示,臺灣健保多年來數位轉型,從虛擬健保卡、雲端醫療資訊平臺、支付到電子處方箋徹底數位化。虛擬健保卡克服遠距醫療身份認證,醫療雲端資訊平臺讓醫生透過雲端掌握病人病史,現在就等電子支付系統上線,讓電子處方箋在社區藥局領藥,唯一的「人工」是送藥給不便的民衆。

遠距醫療生態系

遠距醫療四個字可說包含臺灣產官學界和跨部會,臺灣科技、通訊、資訊服務產業、數發部、衛福部,甚至教育部(臺大等教學醫院)從科技發展,產業輔導,到醫療場域串連在一起,衛福部、數發部扮演關鍵角色。

因醫療跟資通訊產業互不瞭解,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陳慧敏表示,數發部透過「雲市集」補助,AI資服廠商有機會被醫療通路找到,如宏碁智醫、精誠資訊等業者因此平臺獲得醫院導入案機會。而大型醫療院所有能力打造自家HIS平臺,接軌遠距醫療,現在數發部也輔導大型醫療院所,以大帶小的方式延伸遠距醫療。

2024年起衛福部健保署開始在花蓮執行電子處方箋小型試辦,計劃2025年下半年擇點全面推動。中華電信就表示,以「SynDr.遠距醫療平臺」整合電子病歷、視訊門診、雲端支付與電子處方籤整合,積極藥局洽談合作,讓遠距醫療整個流程對民衆可以更便利。

現在各大醫院急診都塞爆,透過遠距醫療,線上分流,也成爲緩解急診量能的關鍵,石崇良表示,未來更要推動試辦夜間、假日以及輕級症發生肚子痛的診療平臺,狀況不緊急可以先開藥解決,透過社區藥局取藥,讓遠距醫療更完善。(系列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