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創會會長邱華創 企業抗壓 要看清風險
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創會會長邱華創。 邱華創/提供
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創會會長、臺銀人壽前總經理邱華創指出,「最近不是單一風險的升高,幾乎是多方夾擊的系統壓力測試。」擁有豐富國內外金融財經資歷的邱華創表示,從美國信用評等調降、川普貿易關稅重拳、新臺幣匯率短期強升,到輝達生成式AI再進化,四大國際產經金融問題併發,企業面臨空前壓力,稍不留神可能都會陷入深度險境。
強化風控 評估融資成本
邱華創認爲,首先,美國信用評等降評,不僅是美國財政債務議題,更可能牽動全球資金成本上升與有價證券風險波動加大。無論是擁有美元長債部位的金融機構,或是想借美元融資的企業,勢必要審慎的評估曝險損失或是融資成本攀升。
最近金融機構的投資部門、風險部門,勢必不斷精算利率敏感度分析,及對損益表、淨值影響的壓力測試。
弔詭的是,過去總說「美債是資金的安全避風港」,但最近美債利率上揚、價格下跌,反成爲全球市場動盪的導火線;無獨有偶,最近日本國債利率頻創新高,市場也很擔心全球套利交易崩解的系統風險。
其次,邱華創表示川普重啓關稅2.0,全球供應鏈是被推進另一種的「產業經濟盲區」,政府及企業一時之間皆無所適從。美國對中國大陸再次祭出高關稅政策,「這不只是國際貿易角力,也是供應鏈進入另一場解構與重構」。
許多臺商都同時爲中、美市場出貨,但當兩大市場政經貿易愈行愈遠時,企業必面臨兩地出貨價格該如何反應的困境,勢必面臨調整成本或市場流失的雙重夾擊。「這是貿易戰,也是供應鏈佈局的再次對壘。」
第三,臺幣突破30元兌1美元大關,急升奔「2字頭」,還一度釀成數位換匯平臺當機,震撼市場;對此,邱華創表示,這不全然像資金炒作,似乎是某些國際政經變局下的強勢反映。新臺幣匯率急升,出口爲主的企業直接衝擊淨利,抱有外幣資產的金融機構也很受傷。
佈局海外 善用資本優勢
因此,匯率敏感度分析、損益表暨淨值影響試算、各項風險的壓力測試,都是近期金融機構的大挑戰。不過,邱華創建議製造業,不妨將升值視爲海外佈局的「資本優勢」機會,趁勢優化轉型和吸收當地資源。
第四,邱華創強調,相較前三者尚屬外部環境壓力,生成式AI進化則像是給企業內部的「數位轉型重構壓力」。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說,AI人工智慧不再是單純替代人力的工具,將扮演更多在思考與協助決策。邱華創提醒,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導入AI客服、AI行銷等經營;但若管理階層沒有跟上這一波的「AI算力突破應用」,恐將無法有效整合資源,反會讓新科技淪爲AI數位的雕蟲小技。多數人從來都沒有機會,像最近這樣「沈浸式在國際政經領域中」。
綜觀四大壓力,邱華創認爲企業不應只單以「危機事件」思維,處理這四股國際重錘壓力,因爲它們的影響不是單元化一次性的,其衝擊是極具多元且複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