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 風險管理 超前部署
佳世達董座陳其宏指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精神是,必須假設風險會發生,預先做好準備、率先採取行動」。記者林俊良/攝影
佳世達(2352)集團董事長陳其宏指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精神是,必須假設風險會發生,預先做好準備、率先採取行動。」他以孫子兵法的「勿恃其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說明,不要以爲風險不會來,而要假設風險一定會發生並預先採取行動,這樣一來,一旦風險發生就能有效管理,倘若很幸運地風險並未發生,還能因爲洞燭機先而搶得成長先機。
成立於1984年的佳世達集團,至今在全球各地員工已超過2.6萬人,目前總部設在臺灣,全球據點包含中國大陸、越南、新加坡、日本及美國,而在陳其宏「大艦隊」轉型策略下,佳世達集團旗下公司超過200間,橫跨醫療、工業電腦、網通及本業消費性電子等各領域,龐大的事業體,也意味着需要提前做好風險管理,因此,佳世達成立風險管控委員會,直屬於董事會。
洞燭機先 做好準備
陳其宏指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精神是,必須假設風險會發生,預先做好準備、率先採取行動。」
他分析,佳世達集團將風險管理導入企業架構,第一步是事業羣的風險管理,並區分爲低、中、高風險層級,而風險管理委員會每季度會開一次會,除了這些之外,集團還有內部稽覈程序。
此外,公司每年皆有風險雷達圖,從集團層面分析全球發生的事件,並提前設定隔一年度的三大風險,比如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貿易戰,或新冠疫情等,佳世達皆先設爲風險,並超前部署因應。
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佳世達集團已提前判斷關稅戰、區域製造的趨勢,因此投資加碼佈局越南廠,讓出口美國產品避免新增關稅衝擊。
隨着川普今年展開第二任任期,美國製造依然爲其政策重點,佳世達也提前因應此事、設有備案,比如集團在美國有好幾家公司有在地組裝產線,而且在加州還有土地,具有擴充空間。陳其宏當時就認爲,「我們不怕環境變化,對有準備好的人反而是機會,就像遇到獅子、老虎等猛獸時,只要你跑得比別人快就好。」
訂定KRI 採取行動
他舉孫子兵法「勿恃其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爲例,就是對風險管控很重要的一個態度,能夠預先採取行動就能有效管理,不致於對所處環境失去主導權。
陳其宏也分享三國時代「三道錦囊」的故事,當時諸葛亮爲主公劉備準備了三道錦囊,每到風險關卡就打開來照着做,順利協助劉備度過難關、平安歸來。
佳世達每年辨識三大關鍵風險,訂定「KRI」,並且每季追蹤檢視調整,以「假設風險必定發生」的心態制定「三道錦囊」策略、率先採取關鍵行動因應,也因此在疫情三年間,佳世達營收增長700億元,市值、毛利率也屢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