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 打造有溫度有韌性企業

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形塑溫暖具韌性的企業風格。記者蘇健忠/攝影

2021年震驚全臺的太魯閣號事故,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一家就坐在受損最慘的第八節車廂。即使已過了四年,說起這件事,記憶的重量瞬間落在臉上:「老天讓我活下來,應該是還有些事情要我去完成。」經歷生死交關,陳致全更正視人生使命,在第一金證券形塑出溫暖且具韌性的企業風格。

外表濃眉大眼、五官深邃的陳致全,常被人形容「看起來很有福氣」。他的福氣並不只是運氣好,而是始終關心人、照顧人,從年輕就熱中公益活動,有感於太魯閣號事故大難不死,更經常投入花蓮等地方公益,0403地震重創花蓮地區時,第一金證券也率先捐贈負責救援的衛福部花蓮醫院社會服務暨醫療救助基金。

照顧員工 凝聚向心力

除公益活動外,他對生命的體悟也落實在對企業、對員工之中。2024年,第一金證券再次繳出亮眼成績,獲利超越2023年改寫歷史次高。他將經營成果與員工分享,落實華南金控集團鼓勵員工婚育政策,再度調升育兒津貼,第三胎補助由15萬元提高到25萬元。

他直言:「這是國安議題。」現在房價高、物價高,員工撫養子女不易,少子化問題不只是家庭問題,更是社會未來隱憂。他相信,一家公司若能帶頭改善員工生活品質,就能創造良性社會循環。

「如果我現在願意做,接下來的人就能站在更高的起點往前走;如果我不做,後來的人就要從比較低的地方開始爬。」談到提高員工福利,他深知企業經營、員工照護並非一代人的工作,而是長期累積的過程;第一金證券近四年來,已經第三度全面調薪,提高員工實質收入,產生企業凝聚力。

攜手夥伴 展現執行力

陳致全上任以來與最倚重的經營夥伴、第一金證券總經理李美芳攜手推動業務、組織大調整。兩人在券商資歷深厚、分工明確,陳致全負責大方向的策略擘劃,李美芳則以高效率執行力貫徹策略,兩人搭配無間,是公司穩定成長的雙核心動力。

爲保持充足的體力、清醒的腦袋,陳致全每週至少五天,在清早便到住家附近公園跑步40至50分鐘。這份紀律,也展現在他推動組織改造上。

第一金證券近幾年持續調整體質,陳致全爲了增加各項業務發展空間,擴大營運規模,相當重視提高資本額與淨值,繼去年辦理3.5億元盈餘轉增資後,今年將再辦理2億元盈餘轉增資,股本擴大至67億元,短期目標是將淨值提高至100億元以上。

健全資本的資金來源與券商三本柱業務表現息息相關,目前第一金證券經紀通路業務重點在於建立多元數位獲客管道,擴大客羣、優化數位流程、提高作業效率,並結合第一銀行iLeo平臺,透過銀行龐大客羣引流,拓展經紀業務觸角;因應券商數位轉型,未來也會整合數位、實體通路,讓通路更具彈性與效能。

承銷業務方面,持續爭取IPO、SPO主辦案件,新增創新板股票造市交易,維持每年穩定承銷案件,提高承銷品牌知名度,例如2024年主辦市場矚目的星宇航空(2646)順利掛牌,即挹注公司相當獲利。

自營業務部分,今年延攬業界高手張煥政加入團隊,強化投資決策能力。一加入團隊便揮出成功第一棒,在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前,即大舉調降股票部位,並加碼債券與避險商品,讓第一金證券4月在全球股災中幾乎全身而退,表現優於市場。

從列車意外中倖存,到企業轉型中領航,陳致全以生命的厚度轉動第一金證券的發展。他重視家庭、重視員工、重視改革,與總經理陳美芳攜手合作,在亂局中穩步前行,讓第一金證券不僅是數字漂亮的企業,更是一間有溫度、有韌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