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雞場孵出鄉村振興“金蛋”
原標題:智慧雞場孵出鄉村振興“金蛋”
早上7點,智慧雞場開啓了忙碌的生產節奏,點亮溫暖的燈光,蛋雞“咕咕”的叫聲混着機器運轉的輕響,透着熱鬧勁兒。
撫州富鑫實業有限公司這個智慧雞場位於江西撫州臨川區羅針鎮,董事長鄧衛兵完成消毒後步入7號雞舍,四層疊式雞籠裡的4.86萬隻蛋雞在智能環境控制的30℃恆溫空間內有序採食。
寬敞明亮的現代化雞舍,完全顛覆了傳統雞舍“髒亂差”的印象:智能牧場系統精準調節溫溼度,清糞帶定時運轉保持潔淨,軌道式自動喂料機精準推送科學配比的營養餐,中央集蛋線將一枚枚新鮮的雞蛋自動輸送至分揀中心。
誰能想到,這個年供應上億枚雞蛋的現代化基地,背後藏着鄧衛兵20多年的創業波折。200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家鄉,看中了蛋雞養殖的前景,扎進了這個行當。
當時是粗放式養殖,雞舍簡陋,喂的飼料也是憑經驗配。一場雞瘟下來,雞羣成片倒下。他夜裡守在雞舍,看着病懨懨的雞,心揪成了一團。
正是粗放式養殖的種種不足,讓鄧衛兵下決心升級改造雞場。2015年至今,他投資了4000多萬元,建起了智能牧場平臺系統。從自動喂料、環境控制到疫病監測,設備換了一茬又一茬,傳統雞舍變成了智慧雞舍,精準的調控讓產蛋率穩定在97%。
“這套智能牧場系統,部署了幾十個傳感器,上百個攝像頭,雞舍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實時回傳。系統自動調節風機、水簾,確保雞羣始終處於最佳生長環境,產蛋率和蛋品質量顯著提升。”公司技術總監鄧凱鑫介紹。
智慧化改造也帶來了驚人效益:80畝雞舍住着38萬隻蛋雞、30萬隻青年雞,卻只需4名飼養員就能照顧“吃喝拉撒”,人力成本節省了70%。站在中央控制室的監控牆前,鄧衛兵輕點屏幕,各種數據躍然眼前。
這份品質很快得到市場的迴應。“現在我們的蛋每天產多少,供銷商就要多少。”鄧衛兵說,“接下來,我們要集中力量提速推進總投資1.16億元的二期項目建設,在龍溪鎮新建一座存欄100萬羽的現代化智能養雞場,投產後預計年產蛋量可達2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
這份紅利也惠及了周邊村民。今年62歲滸溪村村民楊青梅非常滿意:“周邊很多人都在這裡幹活,做事很輕鬆,又近又能賺到錢。”
智慧雞場不僅帶來每畝380元的地租,17名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更催生出1公里運輸公路及橋樑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養雞場每日產蛋量達33萬枚,二期建設也在熱火朝天地推進。
“我們鎮政府將積極總結經驗,引導更多農戶和合作社擁抱智能化,讓科技真正成爲強農富農的‘金鑰匙’。”羅針鎮黨委副書記林昕說。 (本報記者劉婧宇)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