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黨建】甘肅白銀:黨建鏈串起產業鏈與人才鏈
近日,甘肅白銀高新區銀東工業園區,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全速運轉。在產業鏈黨組織的聯動下,鋰電池產業配套成鏈、聚鏈成羣、集羣成勢,朝着西部重要鋰電池產業基地邁進。
這一躍升背後,是白銀市以黨建鏈破解老工業基地轉型難題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白銀市以“黨建領航·鏈動聚能”專項行動爲抓手,通過做強“產業鏈”、做實“人才鏈”、做優“服務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白銀因礦設企、因企設市,素以“銅城”聞名遐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多品種有色金屬工業基地、西北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在多年的發展中,轉型的陣痛接踵而至:產業鏈條短、創新動力不足、人才外流嚴重……
如何發揮黨組織的優勢,來破解這些發展中的難題?白銀市委組織部主動作爲,將組織優勢嵌入產業發展,在12條重點產業鏈上,以黨建領航,構建起“鏈長部門統籌+鏈主企業引領+鏈上企業協同”三級聯動體系。5333名黨員被重新“編隊”,形成覆蓋117家企業的聯合黨委網絡。
“過去企業單打獨鬥,現在有了聯合黨委牽頭,上下游技術共享、產銷聯動成了常態。”甘肅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該企業依託黨建鏈協同攻關,在多肽合成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先後完成60多個研發成果,在國內市場長期佔據領先地位。同步建立的“三色管理”臺賬,讓黨員教育覆蓋率提升至100%,常態化開展的“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活動,更讓黨員先鋒崗成爲生產線上的“紅色標杆”。
作爲白銀市重點培育的鋰電池產業鏈正極材料的鏈主企業,甘肅東方鈦業有限公司也嚐到了“紅色引擎”帶來的甜頭。“我們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黨組織示範引領帶動作用,主動與鏈上企業黨支部開展共建聯建活動,‘鏈’動產業鏈上下游130多家企業融合發展,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2億元,同比增長53%。”該公司黨委書記朱樹人說。
針對引才難、留才難的問題,白銀市委組織部發揮組織優勢,以黨建鏈賦能人才鏈,在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上持續發力。圍繞全市12條產業鏈發展需求,白銀市建立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需求目錄,組織6家企業赴京滬引進高層次人才46人;通過“線上+線下”招聘會,爲企業招聘崗位人才759人;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1個,累計培育創新團隊39個,爲企業發展注入了人才活力。
“黨委牽線搭橋,讓我們一舉引進3名博士,突破了抗反射層材料的技術瓶頸。”甘肅華隆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斌感慨。這家民營企業依託黨建鏈與高校共建人才庫,近年來引進15名專業人才,申報國內外專利35項,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在此基礎上,白銀市以黨建鏈優化服務鏈,通過鏈接政策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增強融合協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在產業鏈聯合黨委統籌下,發佈資源共享清單83項,促進上下游企業信息互通、技術共享、產銷聯動;同時,產業鏈聯合黨委組建“企業幫辦服務小分隊”,推動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入鏈進企,解決鏈上企業訴求156個;在產業鏈聯合黨委指導下,依託產業鏈龍頭企業,建設黨羣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組織陣地21個,開展黨建沙龍、產業對接活動80餘場,助力企業優勢互補、抱團發展。
“我們以黨建鏈串聯產業鏈、賦能人才鏈、優化服務鏈,推動產業向高端躍進,帶動聚鏈成勢、以鏈興城的壯闊畫卷在白銀徐徐展開。”白銀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光明日報》(2025年03月25日03版)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王冰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呂少波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