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永續 臺灣案例齊發光

華邦電子品質暨環安衛中心副總經理蔡金峰。(林勝發攝)

金兆鎔科技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教授。(林勝發攝)

2025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聚焦「產業淨零挑戰」與「城市永續共創」,邀請華邦電子品質暨環安衛中心副總經理蔡金峰、金兆鎔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教授,分別以「半導體產業的淨零挑戰」、「城市與產業共創永續未來」爲題,說明企業與城市如何在永續發展中尋求共榮。

蔡金峰指出,華邦自2024年底起量產「綠色產品」,其碳排放量較傳統產品降低6成。他進一步表示,企業透過MAU水洗系統節能,每年節省約306萬度電,同時建置碳會計系統,評估綠色產品生命週期,精確計算每顆產品的碳排,實現碳管理與高效追蹤,使數據看得見,客戶更安心。

此外,華邦也加強永續供應鏈,攜手供應商參與「碳數據電子資料交換標準」,更加入資策會碳資料透明度夥伴計劃(PACT),成爲國內第一家引領供應鏈公開倡議的半導體業者;其中,華邦透過「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羣型補助」,將減碳效益自2023年的5,866噸提升至2024年的9,500噸,展現產業鏈協同降碳的成效。

另一講者,詹中原分享,智慧城市的核心在於「以公民爲本」、「數位轉型」及「落實SDGs11」;他強調,若與循環經濟結合,不僅能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也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此外,國際經驗如日本北九州生態工業園、荷蘭阿姆斯特丹循環行動、丹麥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瑞典馬爾默港口永續社區等,皆顯示透過多方攜手合作是推動永續關鍵之一。

詹中原表示,以臺灣爲例,高雄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臺中水湳智慧城與桃園觀音環保科技園區,則分別從智慧交通、綠能研發到廢棄物再利用,展現地方如何將永續落實於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