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洗雨鞋「留鞋傳愛」 新鏟子超人一到光復就能穿
光復站前聚集約百雙脫下來的滿是泥巴的雨鞋,大家不嫌辛苦,把雨鞋一雙雙清洗乾淨,還細心消毒,並依照尺碼排放整齊,讓下一批志工可用。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23日發生洪災淹沒光復市區,「鏟子超人」志工不畏泥濘,手持鐵鏟與清潔工具投入災區。隨着教師節連假結束,許多志工昨天搭火車離開光復車站前,將雨鞋清洗後留在車站外,讓下一批志工能使用。
「這些雨鞋帶回去也用不到,不如留下來,讓新來的志工能直接穿」,現場志工說,光復站前聚集約百雙脫下來的滿是泥巴的雨鞋,大家不嫌辛苦,把雨鞋一雙雙清洗乾淨,還細心消毒,並依照尺碼排放整齊。今天一早,新抵達的「鏟子超人」下火車時,就能立刻找到合適的鞋子繼續投入救災。
今天連假結束,抵達光復的志工人數比前兩天少,不過還是有來自北部的熱心人士趕在清晨7時抵達。志工劉先生說,前幾天的雨鞋已經破損、常有泥水滲入,沒想到一到車站就能挑到「二手雨鞋」,非常感謝。
他說,因泥地常會把鞋子吸住,志工們會在腳踝外纏上膠帶,讓雨鞋和小腿「固定在一起」,避免陷在泥裡時鞋子與腳分離。每一雙留下的雨鞋,都承載着上一批志工的汗水與足跡,也象徵着下一批志工接棒的決心。
當地居民指出,目前光復市區部分道路已逐步清理,但中學街、敦厚路、佛祖街一帶仍堆積大量土砂,光復國中棒球場更被厚達1公尺的泥巴完全掩埋。隨着天氣炎熱,泥土逐漸乾硬化,剷除難度增加,若能有更多小山貓或大型機具加入協助,清理進度會更快。
光復站前聚集約百雙脫下來的滿是泥巴的雨鞋,大家不嫌辛苦,把雨鞋一雙雙清洗乾淨,還細心消毒,並依照尺碼排放整齊,讓下一批志工可用。記者王思慧/攝影
今天連假結束,抵達光復的志工人數比前兩天少,不過還是有熱心人士投入救災。記者王思慧/攝影
光復站前聚集約百雙脫下來的滿是泥巴的雨鞋,大家不嫌辛苦,把雨鞋一雙雙清洗乾淨,還細心消毒,並依照尺碼排放整齊,讓下一批志工可用。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