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敗類”曾蔭權:治理香港7年,爲何卻在卸任後,獲刑20個月

他是香港的一個傳奇,雖然沒有讀過大學,但卻能夠從十八萬公務員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爲香港的政務司長統領所有公務員,並在2005年的時候接替董建華成爲了香港特首。

這般經歷任誰看了都得佩服得五體投地,而這個傳奇便是“煲呔曾”稱號的曾蔭權。

曾蔭權治理香港長達七年時間,爲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貢獻,也是許多香港人都非常敬佩的特首,可任誰都沒想到,這樣一位傳奇人物,最終卻倒在了一點“蠅頭小利”上,因爲行爲失當而被判處入獄20個月。

那麼,曾蔭權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爲香港特首的?能夠坐上特首之位的他,又爲何會在卸任以後遭受牢獄之災呢?

童年艱苦,青雲之志

曾蔭權被稱爲“平民特首”,說的便是他的出身平凡,並不像大部分官員那般家世顯赫,但這也是他真正令人佩服的地方。

曾蔭權家裡共有六個孩子,他是家裡的老大,因此父母對他也最是嚴格。

曾蔭權的父親是一名警長,他對曾蔭權的教育沒有別的,通常是暴力來實行自己的教育,這也導致曾蔭權的童年幾乎是在捱打中度過的。

他被父親打已是家常便飯,會因爲買了隔夜麪包而被父親打,也會因爲買了餿豆腐而被父親打,即使有時候他的父親不在家,母親也會用藤條來教訓他。

不過,雖然被父母打,但曾蔭權卻未曾責怪過他們,他知道父母是爲了自己好,所以始終將父母的教誨記在心中,此後每當要做一件事之前,曾蔭權總會謹慎再謹慎,先考慮此事的後果,然後再決定要如何去完成它。

因爲知道家境貧寒,所以曾蔭權從小到大都非常努力地學習,他希望能靠着知識改變自己乃至一家人的命運。

曾蔭權的努力的確沒有白費,他之後成功被香港大學的建築系錄取,可惜的是,因爲家中實在沒錢供他讀書,曾蔭權最終只能輟學跑去打工。

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藥廠推銷員,爲了提高自己的業績、賺更多的錢,曾蔭權每天都要陪着客戶吃喝玩樂。

曾父怕他這樣下去會玩壞,便要他轉行,而曾蔭權向來最聽父親的話,既然選擇了轉行,他就要轉去一個既能賺錢又有身份地位的行業,而公務員隊伍,便非常適合曾蔭權。

於是,曾蔭權開始準備公務員的相關考覈,並在1967年的時候加入了公務員隊伍,成爲了二級行政主任。

金融風暴,一戰成名

在考上公務員後,曾蔭權開啓了自己的政治之旅。

因爲能力非常出衆,再加上爲人處世非常周到,曾蔭權的政治升遷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

他一開始是在市政事務處工作,但在工作了七年以後,便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政務官體系,接着被調任到了財務科。

彼時財務司的司長是夏鼎基,他對曾蔭權的能力非常地看重,所以即便曾蔭權沒有大學學位,夏鼎基仍然力排衆議,將他調去馬尼拉的亞洲發展銀行總部工作。

夏鼎基希望曾蔭權能夠在這裡積累更多的財經知識,並在歸國以後成爲他的得力干將。

而曾蔭權也的確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亞洲發展銀行總部工作期間,曾蔭權積極地處理銀行事務,像鐵路、水利發展計劃等,這也讓他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處理相關事務也變得越發得心應手。

這一次借調經歷不僅讓曾蔭權積累了很多經驗,而且還在履歷上寫下了非常耀眼的一筆,這也讓他在1981年的時候得以被香港政府報送到哈佛大學學習,並創下了以9A成績畢業的記錄。

從哈佛歸來以後,曾蔭權的仕途變得更加平坦,他先後被政府任命爲副常務司、貿易署署長以及庫務司等職務。

等到了1995年的時候,曾蔭權更是成爲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位華人財政司長,他的上任也打破了香港153年以來華人不能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傳統,爲華人爭了一口氣。

在曾蔭權擔任財政司司長期間,他還帶領香港熬過了一場金融風暴,因此而一戰成名。

事情要從1998年說起,當時,金融風暴橫掃亞洲,以金融大鱷索羅斯爲首的國際投資者全面對香港股市進行了阻擊,在他們的謀劃下,香港的恆生指數從1萬八千點一下子掉落到了六千點,香港的外匯儲備也因此而蒸發了80億。

對此,香港金融局的許多官員都分析香港已是“大勢已去”,若是不能儘快想出一個辦法進行迴應的話,那香港極有可能在五天以後便“斷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爲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自然要站出來幫助香港度過這一難關。

曾蔭權想出的辦法是入市,他認爲事到如今,即使香港想要退縮,也是來不及了,倒不如拼上一起,與外國投資者打一場金融戰。

據說,在作出這一決定的那天,曾蔭權還曾偷偷地哭過好幾次,他擔心自己與香港打輸了這一場金融戰,擔心自己講香港人民的錢都輸掉,那時候,就算是他“跳樓”,恐怕也沒辦法挽回損失了。

好在這場驚心動魄的金融大戰,香港終究是贏了,而一手主戰並策劃此事的曾蔭權,也因此聲名大振,成爲了香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成爲特首,治理香港

繼財政司司長以後,曾蔭權還於2001年成爲了政務司司長,負責政策改革以及統領所有的公務員。

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蔭權展現出來的協調與溝通能力也是非常不俗,他推出了一系列利港利民的政策,讓香港的經濟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

2005年的時候,董建華辭去了香港特首之位,當時,香港各界人士都對曾蔭權抱有期望,因爲曾蔭權擔任財務司司長以及政務司司長時的政績都非常好,大家都認爲他能夠穩定公務員隊伍,保持香港政策的延續性。

而曾蔭權也的確在此事上有着極大的優勢,因爲他有着特首必備的協調能力,他公認在處理各方關係一事上非常有手段,像曾蔭權這樣的中間派,是不會讓人對他產生惡感的,而這也是他成爲香港特首的最大本錢。

果不其然,曾蔭權在之後果然力壓其他競爭對手,於2005年6月21日被國務院任命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就此攀上了香港人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從2005年6月21日開始,一直到2012年7月1日結束,曾蔭權擔任香港特首的時間長達七年,他在這七年裡也是兢兢業業,爲香港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任以後,曾蔭權大行改革之道,他對外主攻政治與經濟,對內則是主攻環境與衛生,讓香港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除了處理政務是一把好手以外,曾蔭權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是令人頗爲稱道,他能夠在前一秒與人爭執不休談論政務,又能在下一秒就與對方握手言和,不將情緒施加到他人身上。

有時候若是自己錯了,曾蔭權還會主動向對方道歉,完全沒有仗着自己的特首便目中無人。

一個又能將政務處理好,又能將人脈積累好的特首,是能贏得他人尊重的,在七年特首生涯裡,對曾蔭權的負面評價很少,香港人民都認爲他是當之無愧的好特首。

可無論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民望很高、貢獻很大的香港特首,在卸任後卻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訴,最終還被判處了20個月的有期徒刑。

受到指控,牢獄之災

2015年10月5日,香港廉政公署對曾蔭權提起了正式起訴,起訴他的罪名則是公職人員行爲失當罪。

廉政公署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起訴。

其一,廉政公署指出:曾蔭權在2010年11月至12月期間,沒有任何理由地作出了失當行爲。

當時,他在行政會議上批准雄濤廣播提交的多項申請,並未向行政會議申報或者披露這些申請。

其二,廉政公署指出:曾蔭權在2010年12月至11年7月,沒有向行政長官辦公室秘書長、發展局等行政單位披露他租用深圳物業、聘用建築師何周禮負責單位室內設計一事。

其實,別看廉政公署是在2015年的時候纔對曾蔭權進行起訴,但早在2012年的時候,曾蔭權身上就起了不小的爭議。

當時,有香港媒體揭露,曾蔭權曾乘坐香港富豪的私人遊艇來往澳門,還在期間出席了一個“江湖飯局”。

除此以外,曾蔭權還被稱向雄濤大股東黃楚標承租位於深圳的豪宅作爲自己退休以後的居所,媒體質疑他是以低於市價的租金承租豪宅,認爲他的這一行爲屬於利益輸送。

此後,曾蔭權又在退認搬離禮賓府的時候,被媒體揭露將一批商人送的茅臺酒搬到前行政長官辦公室,媒體認爲這一行爲欠妥。

正因爲多次出現不妥行爲,香港廉政公署後來纔會對他進行了起訴,而曾蔭權雖然自稱問心無愧,但最終還是在2017年被判處了20個月的有期徒刑。

不過,曾蔭權在這之後還是沒有承認自己有罪,他多次稱自己完全是因爲判斷失誤才作出了不妥行爲,並不是他本身想這樣做,所以他再在出獄後再次提起了上訴,要求撤銷對他的指控。

香港法院在對該案進行重審以後,作出了撤銷曾蔭權定罪的宣判,只可惜,曾蔭權的名聲早因爲此事而損壞,就算法院撤銷他的罪名,此事也成爲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黑點。

結語

曾蔭權的一生共爲香港人服務了45年的時間,他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半生都獻給了香港人民。

雖然在卸任後曾因爲行爲不當而被審判,但他的執政生涯總體來說還是功大於過的,他對香港的貢獻,也是誰都無法抹去的。

參考資料:

1.曾蔭權被加控一罪 最高判10年 觀察者網2017-02-13

2.《中華文摘》文章:曾蔭權:香港新船長 2005年05月12日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