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王大娘子是低嫁,爲何在婆家還是沒地位?
《知否》中王大娘子是低嫁,爲何在婆家還是沒地位?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王大娘子(王若弗)出身顯赫,作爲前太師府嫡女,本應是盛家地位最高的女性,卻因多重原因在家族中缺乏實際話語權。
性格缺陷:直率魯莽與低情商
1. 不善權謀與心機
王大娘子性格直爽,喜怒形於色,既不屑於林小娘式的“扮柔弱”,也不擅長隱藏真實情緒。
面對林小娘的心機手段(如裝可憐、以詩詞勾引盛紘),她常因莽撞衝動而落入圈套,被盛紘視爲“無理取鬧”,甚至被揚州官眷嘲笑十幾年。
2. 情商不足激化矛盾
她常以“低嫁”自居,反覆提及孃家對盛紘仕途的扶持,無意中戳中盛紘作爲庶子的自卑心理,導致夫妻感情疏遠。
例如,盛紘曾因她當衆嘲諷自己“靠王家上位”而愈發冷落她。
夫妻關係失衡:情感疏離與寵妾滅妻
1. 盛紘的庶子心態與情感需求
盛紘出身庶子,對“知書達理”有執念,而王大娘子文化修養有限,與丈夫缺乏精神共鳴。
林小娘則投其所好,以詩書才情和柔弱姿態滿足盛紘的虛榮心,形成“寵妾滅妻”的局面。
2. 林小娘的爭寵策略
林小娘表面柔弱實則工於心計,通過掌控管家權、爲子女爭取利益等方式逐步架空王大娘子。
例如,她曾私賣田產、縱容墨蘭私會樑晗,卻因盛紘偏袒而免於重罰,反襯王大娘子的無力。
家族權力結構的制約
1. 盛老太太的制衡
盛老太太雖認可王大娘子的正妻地位,但對其能力並不信任。
例如,林小娘管家期間,老太太默許其權力擴張,僅在關鍵時刻(如墨蘭私通事件)介入維護家族體面,客觀上削弱了王大娘子的權威。
2. 孃家勢力的侷限性
王家雖顯赫,但長期未直接干預盛家內務。
王大娘子僅在涉及子女婚嫁(如華蘭十里紅妝)或家族危機(如榮飛燕事件)時依賴孃家支持,日常鬥爭中缺乏有效外援。
子女與命運的反轉
1. 母憑子貴的轉折
王大娘子的地位最終因長子長柏中舉、娶海氏嫡女而提升。長柏的仕途前景迫使盛紘重新重視嫡妻體面,林小娘勢力隨之瓦解。
2. 性格與命運的諷刺
王大娘子的“沒地位”本質上是封建家族中女性依附於男性權力的縮影。
她雖善良正直,但缺乏獨立謀略,最終因康姨母挑唆犯下毒害盛老太太的大錯,被罰禁閉十年,凸顯其悲劇性。
總結:低嫁表象下的複雜現實
王大娘子的困境並非單純因“低嫁”導致,而是性格缺陷、夫妻情感錯位、家族權力博弈共同作用的結果。
她的經歷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女性即便出身高貴,仍可能因制度壓迫與自身侷限淪爲權力遊戲的犧牲品。
其結局既是對“賢妻良母”標籤的解構,也是對“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主題的呼應。
她雖不完美,卻以直率本性爲子女樹立了底線,最終通過子女的成功實現另一種救贖。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