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價,失守了

大家好,我是慶哥,八卦女賬號的主編。最近很明顯,一線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短期的回暖,不少人又開始問我要不要換房,什麼時候應該置換。關於買房換房的邏輯和實操,我整理了一份《買房城市價值名單》,大家可以添加下面微信鏈接到我。

01

前兩天,有一個新聞沒有被大家關注到,那就是鄭州取消了商品房的指導價!

▲鄭州,也失守了......今年以來,瀋陽、蘭州、寧德等城市都陸續加入了"解封"行列,有的是一刀切,直接不管價格了;有的則是小心翼翼,放寬了一些限制。

對於鄭州,我的印象是“房產政策急先鋒”,不少優化房地產的大動作,鄭州總是走在最前列(這一次鄭州取消指導價,應該也會逐漸推向全國)。

爲何?鄭州樓市真的是極品,高學歷人才房的全媒體維權,最大規模的保交樓行動,最大的民營銀行破產跑路案,一系列的引發樓市、債市、股市等系統性風險事件,都在鄭州集中爆發。

▲在所有的新一線城市裡,鄭州應該最早出現下滑徵兆的城市,早在2018-2019年,鄭州就出現下滑跡象,至今仍未見底。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鄭州取消指導價,不少媒體理解爲“取消限跌令”,意思是價格官方不管了。房企從此沒有了顧慮,房價會加速探底。

02

對於指導價,你要知道的是,指導價最早出臺,是2017年10月以後。在那個時候,房地產還很火熱,指導價是爲了“限漲”,而非“”限跌”。

對此,我記憶深刻的是,杭州網紅盤建發養雲靜舍,開盤價5.4萬一平,市場價起碼7、8萬,很多杭州樓市的自媒體、炒房客都去“打新”。

除了養雲靜舍,杭州樓市在限價的威力下,還涌現除了多個萬人搖的網紅盤。比如“6萬人搖”的西溪公館,比如哪怕要限售也出現“萬人搖”的紫璋臺,比如總價奔着千萬級的中杭府......

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大家對指導價的態度是又愛又恨的,因爲指導價(限價),有機會入手遠低於市場價的房產;

而也正是指導價(限價),人爲製造了新房和周邊二手之間的價差,導致市場浮躁火爆,人人都想買房,卻又買不着房,或者只有部分有錢人能夠打新套利(上海那些高價盤,越限價越有賺頭,一套房毛賺幾百萬很常見)。等到買得着的時候,市場斷供跡象已經很明顯,買房幾近等於入套;

而開發商也虛與委蛇,期房拖成了現房也不開盤,甚至項目總通過各種合法或非法手段打開指導價的上限,也成了升官加爵的業績指標......

然而,冷暖只在一瞬間,等進入2021年下半年,一切都變了。原本限漲的指導價,瞬間變成了託市和限跌。

對此,我以北京樓市舉例。去年的10月份,北京豐臺郭公莊雙子星土拍(即現在的中建雲境、中海豐和叄號院),兩宗宅地期房銷售指導價居然高達9.2萬/㎡,且允許浮動8%,即最高爲99360元/。

這個指導價一出,全北京震動。尤其是隔壁的萬科西華府、臻御府,那是真開心,這兩個盤的新房買入價比新地塊的樓面價還低…

這說明什麼?說明以前“限價”、替購房者砍價的時代已經遠去了,現在指導價似乎認準了購房者“越漲越買”的心理,主動拉高指導價,爲新房造勢。

▲2023年北京新房的"指導價豪宅圈”,目前除了永豐、東壩和大紅門能夠勉力支撐8.5萬的價格,其他的新房泡沫基本都已破滅。

03

儘管指導價只是指導,但很可惜,指導價似乎總是與市場價背道而馳,是一個在樓市起飛和墜落時,都沒有多少效果的政策。

坦白說,現在的新房就幾乎沒有按照指導價去賣的。比如深圳的新房,大部分銷售價格維持在指導價的85折之內。

因此,取消指導價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市場的歸市場,凱撒的歸凱撒。取消指導價,類似於取消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意味着,房價與利率一樣,交給市場主體(開發商與購房者、銀行與購房者)自主協商。

自此,開發商先降價去賣,可以,快速出貨有利於現金流;想拉高價格做市賺利潤,也可以,只要開發商有這個本事。

允許開發商降價,也允許開發商擡價,這是最大的意義,而且,意義深遠——我們的房地產市場,終於越來越接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