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長在「6部位」最危險! 專家示警:小心變成致命皮膚癌
▲專家提醒,痣如果長在容易摩擦的地方,很有可能會癌變。(圖/翻攝自SOHA)
記者王佩翊/編譯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長痣,然而皮膚上的痣雖然常見,但如果長在特定部位,除了影響美觀,更可能隱藏着罹患皮膚癌的高風險。根據SOHA報導,專家特別點出6個部位,並指出,長在這些部位的痣容易因摩擦、潮溼或紫外線等因素而變異成惡性黑色素瘤,提醒民衆務必特別留意。
1. 腰部與下背位置
持續的摩擦與加壓是促使痣轉變爲皮膚癌的重要因素,而腰部與下背經常被內衣、皮帶或緊身衣物擠壓與摩擦,加上出汗、積灰塵,就容易滋生細菌,因此癌變風險高。不僅如此,由於部位特殊,基本上很難靠自己觀察到。
2. 頸部
脖子與領口經常曝曬在陽光下,還容易被項鍊、衣領等摩擦,加上大多數人防曬時會忽略脖子,使得這個部位的痣容易受到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3. 手掌上的痣
由於日常中無意識地經常會抓握、摩擦,使得掌心的痣受到刺激。特別是指甲縫或指甲下的痣,往往不容易被發現,久而久之就可能惡化成黑色素瘤。
4. 腳底
長時間走路、跑步的壓力與鞋子的摩擦,加上汗水與潮溼,使得腳底與足弓的痣成爲高危險區域。且因爲很難被發現,常常被忽略,導致痣癌變的機率大幅增加。
5. 生殖器
生殖器周遭的皮膚較脆弱,由於長時間被衣物包覆,經常處於潮溼且有細菌的狀態,只要坐下或躺下就容易產生摩擦。不僅如此,因爲位置特殊自己很難檢查,一旦長痣,癌變風險相對更高。
6. 頭頂或頭皮
頭頂經常曝曬在紫外線下,加上綁頭髮、戴帽子或抓頭皮,都會造成額外刺激。但因爲頭皮不易觀察,往往被忽略,成爲隱形的高風險區。
專家建議,正常的痣多爲圓形、直徑小於8毫米,顏色均勻且表面平滑,不會感到疼痛或搔癢。但若出現快速變大、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表面粗糙、甚至流血或潰爛等異常狀況,就要特別小心,必要時務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