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男性壓力大 四成貢獻7成薪水養家 「全部上繳」比率曝光
臺灣男性普遍面臨龐大壓力,調查顯示,9成5壓力沉重, 家庭支出是主要來源。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父親節,臺灣男性在生活中面對多少的壓力?這些壓力來源爲何?1111人力銀行「職場男性壓力調查」出爐,結果顯示臺灣男性普遍面臨龐大壓力,9成5壓力沉重, 家庭支出是主要來源,四成男性須貢獻7成薪水養家 「全部上繳」破一成。
調查顯示,近95% 受訪者自認有壓力,其中40.5%直言壓力「偏高」,甚至有12.6% 壓力自評達到81至100分,堪稱「破錶」等級。壓力來源以「家庭經濟支出」爲首(55.8%),其次爲「工作時間過長」(40.5%)與「缺乏個人時間」(35.1%)。
調查中也揭露,家庭與生活開銷讓許多男性喘不過氣。超過四成(40.5%)受訪男性透露,自己每月必須拿出七成以上薪資投入家庭支出;27%須貢獻一半薪水,甚至有12.2%的人將「全部」薪資上繳家用。主要開銷項目包括「日常家庭支出」 (80.1%)、 「房貸或租金」 (55.8%)、「子女教養費用」(34.2%),顯示臺灣男性在家庭角色中,大多還是承擔財務主力。
雖然臺灣社會風氣逐漸轉向雙薪家庭模式,但根據調查,許多男性仍自覺在經濟上肩負主要責任。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表示,許多男性在步入婚姻與家庭前,已經開始替未來佈局。數據中顯示,有52.2% 的男性會積極儲蓄、準備房產;49.5% 選擇跳槽尋求更高薪資;另有35.1%則會透過兼差、打工增加收入,就是希望未來能爲家庭,提供更多依靠與穩定。
然而,沉重的經濟壓力也使得 「不婚不生」 逐漸成爲趨勢。在受訪尚未成家者中,有42.3% 坦言「沒有適合的對象」、40.3% 表示「薪水僅夠養活自己」、28.8% 則因「收入不穩定」而對婚育卻步。對此,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指出,調查反映出臺灣男性工作者在成家議題上的高度責任感,也顯示他們願意付出更多勞力來建立家庭。但對於事業、收入的壓力若無法排解,恐怕成爲壓抑的根源。
爲了增加找工作的效率,他建議求職者可善用平臺資源,例如1111人力銀行網站上的「履歷健診服務」與AI小精靈等職場工具,不僅能提升求職效率與競爭力,也有機會爲人生轉出新局。
至於婚後工作的安排,54%的男性支持夫妻雙方婚後仍維持工作,26.1%表示尊重對方意願;但也有18% 的受訪者坦言處於「兩難」狀態,一方面希望雙薪能分擔家庭開銷,一方面又擔心家中缺乏照顧人手。調查也進一步詢問「養一個小孩需要多少家庭月收入才足夠」,最多人(29.7%)認爲需達到10至15萬元,其次爲8至10萬元(28.8%),顯示出家庭開支與育兒成本的現實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