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蕙宏昌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惠鈴抓準趨勢 堅守LED逆風高飛
圖/本人提供
達人小檔案
對蕙宏昌總經理陳惠鈴來說,創業是大學時從未想過的事,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的她,當初的人生目標是「看得懂日劇就好」,沒想到因爲同學吆喝,誤打誤撞報考了貿協國企班,悟出貿易概念,進而走向從商、創業一途。
臺南出生的陳惠鈴,在日本文化最風靡臺灣時考進文化大學日文系,相較於同學們多立定志向,她「只希望能不看字幕看懂日劇」,倒沒有太多想法,畢業後的她在同學慫恿下,報考了貿協的國企班,去了日本三個月。
「那三個月,是改變我一輩子的100天」,陳惠鈴笑說,那時大家說要去考國企班就去考了,考了就去日本研習三個月,原本是抱着去日本玩的心情,但沒想到在傳產大廠裡,看着機器在運轉,開始學習經營知識,也慢慢地對國際貿易有些概念,回國以後順理成章進了傳統產業,從小專員做起。
從傳產到科技業,再與朋友合資開公司,歷經七年磨練,陳惠鈴選擇走上獨自創業的路,她看到LED逐漸取代燈泡的趨勢,當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逐漸進入LED時代,陳惠鈴認爲,車燈也會有這麼一天,所以她打定主意就是要做LED生意,且教導客戶轉型使用,逐漸培養出穩定客羣。
不過,問題來了。陳惠鈴隨即面臨是否跳脫「舒適圈」的抉擇,一路走來都是與日本廠商合作,但因爲日本人要求比較嚴格,希望下游告知開發方向,反而會讓臺灣的車燈廠有種「機密被看光」的感覺,在朋友介紹下,她轉向與馬來西亞DOMINANT合作,企圖走出一條沒有人走過的新路。
「我還記得要去談合作前幾天,緊張到睡不着」,陳惠鈴回憶起,面談前都是以英文書信往返,自己又是個「日文講得比英文好」的人,深怕因爲語言劣勢而失去這門生意。沒想到去到當地才發現對方會講中文,而且「臺語講得還比國語好」,雙方隨即進入臺語交談模式,一拍即合,順利拿下代理權。
原本以爲拿下代理權就一帆風順,沒想到2008年遇到全球金融海嘯,汽車產業陷入不景氣,創業前半年就把500萬元資金燒光,只好低着頭去請親朋好友幫忙增資,但陳惠鈴始終沒想過放棄,因爲她認爲只要看對趨勢,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金融海嘯衝擊頂多一~二年,終究要回歸常態。
這讓陳惠鈴賭對了,隨着金融海嘯遠離、百工百業陸續復甦,搭上汽車車燈剛開始轉型LED的熱潮,眼光可說是相當精準。陳惠鈴笑說,這都歸功於「經驗法則」,因爲臺灣製造車燈主要是售後市場,偏偏不景氣時,多數人就更不會買新車,反而能修則修,商機不會因不景氣而不見,反而是切入好時機。
陳惠鈴說,產業材料的世代革命,不會一蹴可幾,要慢慢地讓廠商能夠適應新產品,開始設計它、使用它,這些都需要時間。公司經營也是如此,蕙宏昌第二年就損益兩平,開始賺錢以後,就更有底氣朝預設的經營目標邁進。
有了馬來西亞DOMINANT,陳惠鈴也爭取到美國、韓國LED廠的代理權,她認爲每個車燈廠都有3千~4千件的產品,當產品特性不同時,就要想辦法滿足它們各種不同的需求,單一LED商不能滿足所有客戶,所以必須自我充實。
至於下一步要做什麼?除了解決LED模組上的問題,陳惠鈴認爲,車燈廠即將掀起第二波的革命,從LED車燈轉型進入平面光源時代,尤其近年尾燈使用平面光源成爲趨勢,未來應用會更廣泛,這龐大應用商機將是一場熱戰。
達人座右銘
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