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高利科技技術長曾爲霖 氫氧自由基技術 推動可呼吸永續

高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長曾爲霖(左)。圖/業者提供

曾爲霖/達人小檔案

高利科技技術長曾爲霖,一位以氫氧自由基空氣治理技術爲核心,推動「可呼吸永續」的幕後推手。不僅是材料與環境領域的研究者,更是國際減碳技術規範制定的參與者;他的技術成果通過多國實驗室驗證,應用於教育機構、公共建築乃至工業製造流程。

曾爲霖帶領的技術團隊,成功開發出每秒可釋放890億個氫氧自由基的石墨烯陶瓷棒模組,有效分解空氣中的TVOC、臭氧與細菌病毒,並過濾PM2.5與PM1微粒。該項技術不僅獲得臺、日、中三國發明專利,更被導入印刷、教育、長照等高風險場域。

減少疾病源頭

曾爲霖不認爲自己是發明家,他更像「發現者」。在他眼中,科學的本質不是創造全新的事物,而是從大自然中觀察、驗證、複製那些原本就存在的規律。他用一種近乎哲學的方式問自己:「如果我們能讓人的呼吸環境更好,是不是就能減少疾病源頭?」這是曾爲霖投身氫氧自由基研究的起心動念。

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後,全球進入碳中和與減排新紀元。他深知空談無濟於事,必須從最根本的「呼吸」問題下手,爲此帶領團隊致力於研發能主動淨化空氣的科技。在歷經數十次失敗、無數夜晚的實驗之後,終於在2020年4月22日,中山大學EPR實驗室裡的儀器螢幕上,看到峰值數據緩緩爬升,氫氧自由基每秒釋放量達890億。「中了!」那一刻,沒有喧囂,只有團隊眼神中難掩的悸動。

隨後,團隊啓動一系列國際標準驗證,大腸桿菌、黴菌、冠狀病毒實驗報告陸續通過;SGS認證書與多國專利接連而來,高利科技正式踏入國際空污治理的新戰場。身爲技術長的他仍堅持每天泡在實驗室裡,只爲證實每一個模組是否能在不同溼度與環境條件下穩定運作。他不相信運氣,只信任可驗證、可複製的結果。

服務羣衆的技術應用落地

高利科技不打造「產品」,而是設計「解決方案」。目前,其模組化氫氧自由基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印刷廠、辦公大樓、學校等區域,逐步推進空污治理場域,讓呼吸變得可控、可淨、可近。特別是在與羅鐵機械合作後,成功將淨化模組整合進印刷輪轉機中,處理油墨揮發物、臭氧與熱氣排放,不僅保護工人健康,更使設備達到更高效率與更低排放,成傳統制造轉型綠色製程典範。

高利科技沒有鎂光燈下的華麗形象,卻用最紮實的技術、最安靜的態度,一步步將健康與永續的可能,從實驗室推進到生活現場。因爲他知道,唯有真正「服務羣衆」的技術,纔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達人座右銘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