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帝濶智慧科技總經理 鄒耀東資安先鋒 隱私AI闢藍天
帝濶智慧科技總經理鄒耀東專注密碼學與AI安全領域,在臺灣對隱私保護仍屬萌芽階段,他已是率先投入的先驅之一。圖/李娟萍
鄒耀東/達人小檔案
在生成式AI迅速席捲各行各業的時代,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已從邊緣議題走向核心戰略。
來自臺灣的新創公司「帝濶智慧科技」,憑藉平臺化隱私保護AI系統,在醫療、工業、機器人與安控等領域嶄露頭角,成爲臺灣隱私AI實踐的先行者。
帝濶智慧科技總經理鄒耀東,是公司的靈魂人物。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班,在中央研究院博士黃彥男指導下,專注密碼學與AI安全領域,當時臺灣對隱私保護仍屬萌芽階段,他卻已是率先投入的先驅之一。
2016年,他以逢甲大學教授身份,與黃彥男一同前往英國,參與全球首場「通用資料保護規範」(GDPR)公聽會。
會中強調的「隱私設計(Privacy by Design)」與「預設隱私(Privacy by Default)」理念,深深影響他的研究理念。他回憶說:「那次經驗讓我領悟,隱私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未來產品合規與倫理的必要條件。」
在此一啓發之下,鄒耀東持續參與「物聯網安全與隱私」產學合作計劃,於技術與實務間尋求平衡。2020年,他在臺大教授張慶瑞鼓勵下,跨足產業界創立帝濶智慧科技,獲得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羣投資支持,致力於開發兼顧AI效能與用戶隱私的創新系統。
同年,帝濶開發的首款隱私處理晶片(Privacy Processing Unit, PPU)於CES展會初登場,旋即吸引國際媒體報導,獲譽爲「隱私技術的新星」。
然而,疫情爆發打亂公司原先的國際推廣節奏,也凸顯臺灣市場對隱私議題的冷感。
面對挑戰,鄒耀東選擇不退縮。他帶領團隊將危機化爲轉機,在封鎖期間專注於技術精進與平臺化佈局,打造可套用於不同產業的模組化隱私AI平臺。這一策略隨着全球市場自2022年逐步解封而展現成果。
帝濶的核心技術「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可在保護個資的同時支援AI訓練與推論,成爲其最具辨識度的技術基石。
該技術已獲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AI風險管理框架、國科會《AI基本法》及衛福部負責任AI中心認可。
2023年,帝濶獲得CES網路安全暨個人隱私全球創新獎,2024年再下一城,奪得CES AI全球創新獎,成爲臺灣唯一連獲兩項殊榮的隱私AI企業。
鄒耀東以平臺思維爲核心,打造出高度模組化、可客製化的AI系統,客戶可依應用場景自由組合功能模組,從醫療場域的跌倒偵測與行爲監控,到企業的跨廠區門禁與資安防禦,一應俱全。
目前,帝濶已成功進軍六大應用領域:智慧醫療、自主機器人、智慧門禁、智慧零售、安全監控與車載AI,平臺技術全面符合《AI基本法》、《個資法》與《負責任AI指引》等法規。其產品演進路線,也清楚體現技術務實與隱私守護的雙重承諾。「我們不造硬體機器人,而是賦予它們智慧與隱私感知能力,」鄒耀東笑着說。
他認爲,臺灣在AI戰場的優勢,正是在於靈活與專注。「我們不必追逐所有趨勢,專注隱私與安全,就是我們的立足點。」
展望未來,帝濶將推出具即時模型更新能力的混合部署平臺,支援雲端與地端協作,協助企業在不同環境下建構兼顧效能與隱私的AI防線。鄒耀東也呼籲政府加大對AI與軟體研發的投資,打造一個以「隱私爲核心」的科技競爭新時代。
達人座右銘
堅守隱私,智慧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