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連10紅免驚 外銷訂單仍看好開年前2月增長7%

1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3%,中斷連10紅,統計處解釋主要是春節落點因素,預估2月就會大反彈。(資料照)

春節因素免驚。經濟部統計處今(20)發佈1月外銷訂單,金額46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月衰退3%,一波連10紅宣告中斷。但這主要是今年春節落點、大陸產能低價競爭關係,統計處看好AI、伺服器需求依舊熱絡,預估2月將大彈升,合計2025年前2月訂單金額會年增5%到7%,「還是不錯」。

1月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月少掉14.5億美元,年減3%,但這是在預期之內。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於玲表示,主要就是農曆春節落點不同,再來部分產品海外同業低價競爭激烈,像是大陸的鋼鐵、塑橡膠、化學品等產能開出。

也因爲基期不同,七大貨品僅電子產品小增1.5%,保住正成長,其餘全黑。像是資訊通信產品年減13.3%、光學器材減0.3%。傳統貨品的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年減率都2成以上,化學品及機械也少19%、4.7%。

不過黃於玲強調, 整體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商機仍然熱絡,只要看電子產品,即使天數少但金額還是正成長就知道,代表IC製造、高階伺服器訂單很強。

她說統計處已推估2月外銷訂單金額看435億到455億美元,成長率最高達20.6%,如此2025年前2個月訂單年增率,平均就會在5%到7.3%之間,「還是不錯」。

對1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4.8%,較去年大跌4.2個百分點,黃於玲不太擔心。說這是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廠商提高國內生產關係,這些產品本本來就是高海外生產比,像是筆電、手機等,訂單減少,自然海外比重也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