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變帶禍?這些紅線碰不得!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現如今網購方便快捷,直播間購物更是風靡一時,主播們賣力介紹,福利不斷,讓人忍不住“剁手”。

BUT!熱鬧的直播間背後,可能藏着你看不見的“坑”和“雷”。虛假宣傳、詐騙陷阱、隱私泄露...稍不留神,錢包受損不說,個人信息安全也受威脅!

今天,網警爲大家扒一扒直播間購物可能遇到的那些“暗黑套路”。

風險盤點

誘導脫離平臺!危險!

主播讓你加其他連私下交易?小心!這是“陷阱”的經典開場!一旦脫離平臺,售後無門,錢款難追!

數據造假!人氣造假!

直播間火爆異常?評論清一色好評?小心是“托兒”營造的假象!別被“虛假火爆”衝昏頭腦!

隱私泄露!信息倒賣!

直播問卷抽獎的陷阱確實更具迷惑性——但是,打着“福利”旗號,卻在互動狂歡中竊取敏感數據信息,非法買賣!!

受害案例

“免費雞蛋”釣大魚!直播間專坑爸媽!

武大爺老兩口,被“免費雞蛋”吸引進羣,入羣后即被導入封閉的私域直播間裡花費高價購買劣質品,後誘導脫離平臺私下轉賬。武大爺和老伴還沉浸在“撿便宜”的喜悅中時,他們接到自稱“平臺客服”的電話,對方精準報出他們的姓名及平臺賬號,謊稱他們“開通了直播帶貨功能”,每月將自動扣費800元。爲“協助關閉”這項不存在的服務,騙子誘導老兩口下載不明APP並開啓屏幕共享功能,被轉走10萬元。

“直播間‘幽靈觀衆’背後的黑產鏈”

在“全民皆可直播”的當下,某直播爲了追逐流量,通過僱傭郝某等人開發的軟件模擬用戶行爲,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和破壞數據真實性,騙取平臺流量分成,同時爲直播間營造出高人氣的假象,以此欺騙消費者關注、付費。——你的每一次打賞,可能正流向犯罪團伙的賬戶!

直播間‘餡餅’是犯罪陷阱!

某直播間“免費體質檢測生成健康方案”、“抽10臺手機6需填收貨信息”、“救助病童可抵稅”等方式非法蒐集倒賣參與者個人信息(疾病史+家庭病史倒賣醫療黑產、身份證+住址用於詐騙盜刷、銀行卡號+手機號用於洗錢)等進行犯罪活動,多人被判刑。

網警提示:如何避免直播購物風險?

1

拒絕脫離平臺交易

免費領、掃碼加羣領優惠?所有退款、售後必須在原平臺操作,掃碼加好友轉賬均爲詐騙!

2

警惕“數據造假”陷阱

直播間虛擬人氣、刷單好評均屬違法,遇此情形可向平臺反映及向警方報案。

3

嚴格保護個人信息

關閉非必要權限,拒絕不必要的索取“通訊錄”“位置”。要求輸入個人信息的,更要謹慎對待。

公安機關:嚴打不息!

消費者:警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