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拚逆襲 設計裝幀打造「存在感」

今年野人文化推出「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二五○歲冥誕紀念版。圖/野人文化提供

電子書崛起,但出版社對紙本書的投資並未減少,設計裝幀反而愈來愈「澎湃」和細緻,像是去年皇冠出版社引進日本話題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反向操作不出電子書,還將結局融入只有紙本能完成的排版設計之中,不僅締造銷售佳績,也爲紙本書的「存在感」提供完美示範。

馬可孛羅五月推出的懸疑小說「沙鍾屋」,共計兩本書,採罕見的「雙頭書」裝訂,讀者選不同的書閱讀,進入的故事年代就會不同,但隱隱又有共同的線索和人物牽引其中,不同的閱讀順序將產生不同的推理邏輯。跟「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展現閱讀體驗與書本設計的高度結合。

馬可孛羅行銷主任力宏勳表示,此書雖也有出電子版,但許多閱讀和推理的趣味只有紙本書才能展現。國外有不少將閱讀體驗融入紙本書設計的創意,臺灣只是剛開始。

今年是英國文學大師珍‧奧斯汀冥誕二五○年,野人文化推出「傲慢與偏見」珍藏紀念版,大手筆復刻一八九五年夢幻燦爛的「孔雀版」。此版是「傲慢與偏見」的第二版,邀來維多利亞時代最受歡迎的插畫家休‧湯姆森 (Hugh Thomson)設計插圖與封面 ,採用了當時最奢華的圖畫燙金裝訂,封面有一隻棲息在日晷上的孔雀,張開金光燦爛的雀屏。

今年野人文化推出「傲慢與偏見」珍.奧斯汀二五○歲冥誕紀念版,書中有插畫家休‧湯姆森的一六○幅插畫(圖),細節考究。圖/野人文化提供

休.湯姆森以注重細節聞名,常花大量時間在博物館研究其所描繪的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服裝。他爲「傲慢與偏見」創作了一六○幅插畫闡述故事情節,考究書中主角的服裝、飾品和居家傢俱,翻閱此書彷彿欣賞一部優雅華麗的紙上電影。

野人文化行銷李映柔表示,這是團隊第一次用如此「厚工」(臺語,指費工)的書籍設計向經典致意,口碑和銷量都不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