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主席」勝出雖有脈絡 但考驗絕不輕鬆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圖/記者呂佳賢攝)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國民黨主席選舉終於落幕,原本黨員民調支持度及網路聲量都最高的前立委鄭麗文如外界預期的,擊敗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當選黨主席,現任立委羅智強位居第三,排序與之前外界預測的差不多。

這樣的結果已證明國民黨紮實地完成世代交替,從黨主席、立委到縣市議員,年輕及中壯族羣已然成爲國民黨的主力,除了讓外界難貼國民黨老派標籤外,以這屆主席「造王者」的定位來看,環境的氛圍也迫使其只能以「維穩」爲主,反而較有利於黨中央與黨內大咖進行妥協或是集體領導,對國民黨來說未必不好。

郝龍斌敗選有其脈絡 鄭麗文當選後必須跨越幾座「大山」

先看鄭麗文勝選的原因。她屬於非典型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即便之前參加過民進黨,也被藍營黨內同志及競爭者質疑,但從選前民調來看,多數藍軍支持者或黨員卻不以爲意,各式民調她幾乎全面領先,甚至還搶攻了原本郝龍斌最具優勢的深藍軍系選票 ; 而鄭似乎也是最先宣佈參選者,確實產生了先發制人的戰略效果,她口才辨給、議題操作能力及攻擊火力強,也被認爲最能與民進黨PK並制衡之,鄭也以中壯派之姿呼應社會及支持者對國民黨「世代交替」的期待,這些原因都讓鄭麗文在這次選舉中一路過關斬將。

至於郝龍斌敗選,也有其脈絡。

第一,他宣佈參選的動作太慢,似乎又有點瞻前顧後,已然失了先機,況且他的參選也無法形塑一種衆望所歸、大將終於出馬的氣氛 。

第二,藍營已然吹起世代交替風潮,雖然郝提世代合作,但總歸無法彌補年齡這相對弱勢,特別是他無法說服選民爲何讓他擔任黨主席會比選個中壯派主席直接落實世代交替要好。

第三,最關鍵的戰略錯誤,就是選戰後期郝陣營打出了「境外介選」的戰術,除了讓選民覺得郝落後不檢討自己陣營的問題、無反思能力外,更讓民進黨有機會對國民黨主席選舉見縫插針,順勢力推國安法修法,強化日後加碼操作「抗中抹紅」的機會,更可能讓藍營立院黨團在修法議題上陷入裡外不是人的窘境。

▼至於郝龍斌敗選,也有其脈絡。(圖/記者呂佳賢攝)

而鄭麗文擔任國民黨主席後,或仍得堅守這次「任務型黨主席」的原則並達成幾個目的。

首先,她勢必得落實「造王者」的定位,壓抑對政治前景的企圖心,面對明年及2028年的選舉,只能以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機制提名候選人,並獲得勝選,這絕對是最重要的原則,畢竟黨主席只要對權位起心動念,不僅可能危及制度的公平性,更可能引發茶壺內風暴,衝擊接連的選舉 。

其次,這屆黨主席並無定於一尊的權力與威望,反而有利藍營建構集體領導的可能,雖然「弱勢黨主席」雖可能讓鄭覺得不是滋味,但她只要能磨練自己作爲藍營大咖團結的桶箍,日後勢必會有自己的舞臺且能發光發熱。

再者,如何以世代交替後的國民黨來訴求年輕選票更是當務之急。畢竟選前她也提出國民黨年輕化與拓展年選票的策略,若是任內仍然無法讓國民黨在年輕族羣支持度能有效拉擡的話,屆時讓綠、白陣營看笑話,或讓黨內競爭者質疑「世代交替」根本虛晃一招事小,若是衝擊2028年總統大選,那便是鄭麗文無法承受之重了。

此外,鞏固藍白合以成就2026與2028年選舉的勝選,或就是鄭麗文作爲新任主席的關鍵任務。日前黃國昌表示,自己有意選新北市長外,宜蘭、嘉義、彰化黨內都有強將,還不包括既有的新竹市,擺明就是對藍營拉高開價,畢竟白營也認爲藍軍反罷免成功自己出力甚深,遑論現今柯文哲也重出江湖,黃國昌在與藍營談判勢必更有底氣 ; 但鄭在競選時卻說到類似新北市長只有國民黨纔有執政能力的話,即便媒體訪問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他稱「不會作太多過度解讀」,但會否代表鄭的國民黨在藍白合議題上的協商也會隨之強勢,則不得而知。

鄭的黨中央究竟要如何掌握藍白在選舉合作的眉角與力度,不致讓合作卡關、甚至破局,或許仍會傷透鄭的腦筋。

最後,要如何與國民黨立院黨團磨合、甚至要求黨團配合黨中央政令,同時讓現今「挺郝」的縣市長或議長們降低對鄭擔任主席的疑慮 ; 或是推動兩岸政策尋求黨內最大公約數,並破解綠營制式的「抗中」抹紅操作,也都是鄭主席勢必得跨越的幾座「大山」。

總之,鄭麗文擔任國民黨主席,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頂多高興一天,明天就得捲起袖子,踏上這個「歡喜做、甘願受」的辛苦歷程了。

▼鄭的黨中央究竟要如何掌握藍白在選舉合作的眉角與力度,不致讓合作卡關、甚至破局,或許仍會傷透鄭的腦筋。(圖/記者屠惠剛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