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發聲|政策“定心丸”提振A股信心,多項改革措施在路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崔文靜 北京報道美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形勢更加複雜多變,當前,A股市場穩在3300點,表現出較強韌性。持續穩住股市,成爲市場廣泛關注之處。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清共同參加國新辦發佈會,提出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相關政策,爲資本市場送上一顆“定心丸”。
上次三大部委聯手發佈一攬子政策是在2024年9月,彼時,A股迎來一波大漲。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發佈會召開後,A股有望延續4月上旬以來的回穩態勢。
5月7日,股市已經給出積極反應。根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科創50等主要指數紛紛上漲。其中,上證指數當日上漲0.80%,報收3342.67點。兩市及北交所共3293只股票上漲,其中100只股票漲超9%。
就資本市場而言,一系列利好政策即將相繼發佈。
5月7日傍晚,《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已經出臺。其優化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打破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現象;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基金利潤率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利益的指標引入考覈體系,相應降低產品管理規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覈權重。
接下來,證監會近期將會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並擇機發布,在市場層次、審覈機制、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同時儘快推動典型案例落地。
與此同時,證監會正在抓緊發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和相關監管指引。
此外,債券市場“科技板”也將盡快推出。根據潘功勝介紹,目前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預計後續還會有更多機構參與。
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
底氣與信心十足,是此次發佈會的一大亮點。
“衆人拾柴火焰高,風雨同舟浪自平。”吳清如此表示。他認爲,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不管面臨的是輕風細雨還是狂風暴雨,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我們都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國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吳清表示,底氣與信心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維護市場穩定的堅定決心、有力部署;二是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的落地實施,推動市場內在結構發生了積極而深刻的變化,投融資協調的市場生態正加快形成;三是A股市場“科技敘事”邏輯越來越清晰,集聚效應日益明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潛力伴隨經濟高質量發展愈發顯現;四是A股市場估值水平仍處於相對低位。
吳清認爲,在全球市場面臨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的環境下,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和吸引力正在持續提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認爲,此次發佈會釋放積極信號,有助於進一步穩增長穩市場穩預期,在外部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環境下,助力促進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結合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具備較好投資吸引力,以及科技敘事支持,其認爲A股短期有望延續4月上旬以來的回穩態勢,對中期市場表現不必悲觀,建議繼續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及內部政策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類平準基金,是資本市場韌性的重要支撐。
針對類平準基金,潘功勝表態,將堅定支持匯金公司在必要時實施對股票市場指數基金的增持,並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吳清表示,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健全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長效機制,更好發揮市場各參與方的穩市功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着中央匯金具備充足的“資金後盾”,類平準基金資金實力充沛,A股抗風險能力較強,股市平穩提升可期。
公募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市場信心的提升,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在5月7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一系列政策利好相繼推出。
其中,市場呼喚已久的公募改革《行動方案》格外引人關注。
5月7日傍晚,《行動方案》已經正式發佈。該方案從優化基金運營模式、完善考覈評價制度、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守牢風險底線、強化監管執法、促進高質量發展等六方面提出25條改革措施,其中五點值得特別關注。
首先,優化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對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推行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率收取模式,對於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資者,根據其持有期間產品業績表現適用差異化的管理費率。業績明顯低於比較基準的,須少收管理費,有力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
其次,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爲核心的行業考覈評價體系,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基金利潤率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利益的指標引入考覈體系,相應降低產品管理規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覈權重。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跟投本公司管理產品的比例和鎖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與基金投資收益掛鉤的薪酬管理制度,對產品中長期業績差的基金經理,要求其績效薪酬應當明顯下降。
再者,提升行業服務投資者的能力。抓緊出臺公募基金投資顧問管理規定,促進基金投顧業務規範發展,爲投資者提供適配其特點和需求的組合投資服務。同時,加快推出機構投資者直銷服務平臺,便利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基金投資。
第四,提高公募基金權益投資的規模和穩定性。優化基金註冊安排,推出更多場內外指數基金和中低波動含權型產品。強化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力,對基金投資業績全面實施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
此外,一體推進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將“長牙帶刺”落到實處。提升基金公司治理水平,督促大股東、董事會、經營層歸位盡責。完善行業多層次流動性風險防控機制,持續提高行業合規水平。
3000億“彈藥”已就緒,債券市場“科技板”即將到來
債券市場“科技板”,是此次發佈會的另一大亮點。
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曾明確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此次發佈會上,潘功勝進一步表示,針對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的特點,已經對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評級等制度安排進行了完善,健全了與科技創新融資特點相適應的配套規則體系。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根據潘功勝介紹,初步統計,目前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預計後續還會有更多機構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同步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可購買科技創新債券,並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等合作,通過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分擔債券的部分違約損失風險。
下一步,如何助力債券市場“科技板”發展?
中債資信業務創新部負責人宋偉健建議建立科學合理的估值定價結果,一方面,幫助科創企業確定合理的債券發行價格,吸引投資者的同時避免定價不合理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另一方面,形成活躍的交易市場,優化債券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科技板”債券的流動性,不斷優化科創企業融資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債券市場“科技板”背後,是對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視。對此,資本市場領域同樣推出系列措施。吳清表示,證監會將突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這個重要着力點。重點抓好三件大事。
近期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擇機會發布,在市場層次、審覈機制、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同時儘快推動典型案例落地。
抓緊發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和相關監管指引,更好發揮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
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債券,優化發行註冊流程,完善增信支持,爲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