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指總預算大幅刪凍窒礙難行 羅智強:笑掉陳水扁馬英九大牙

▲羅智強。(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爲了總預算後續處理事宜,立法院長韓國瑜18日召集朝野協商,但最終協商沒共識,立法院19日把總預算案送交總統府、行政院;行政院收到總預算後,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總預算案遭到大幅刪減凍結,導致許多部會施政窒礙難行。國民黨立委羅智強細數過去陳水扁、馬英九執政時期所凍結的總預算,他直批,4.6%預算凍結,政府就不能運作?賴清德真要讓陳水扁、馬英九笑掉大牙?

羅智強指出,審查與刪減預算是國會的職責,今年114年度總預算經審查後仍達 2兆9248億元,比去年增加 72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馬政府時期更是多出 1兆元。然而,面對歷來最高的預算額度,行政院卻聲稱政府運作將受嚴重影響,甚至渲染成「國家將陷入癱瘓」。這樣的說法,不僅誇大其詞,更有誤導民衆之嫌。

羅智強提到,今年預算的凍結金額爲1,381億元,佔總預算4.6%。而所謂「凍結」,並非刪除,而是要求行政院提出具體報告後,即可解凍使用。這本是過往政府行之有年的正常機制。

回顧過去陳水扁政府時期,羅智強說明,94年度預算凍結12.71%,95年度更高達13.24%,但當時政府並未動用覆議,而是透過溝通協調來推動預算解凍;馬英九政府時期,102年度預算也曾凍結10.06%,但政府依然順利運作。歷屆政府面對更高比例的預算凍結,都能透過制度來解決,爲何如今賴政府在預算創新高、凍結比例僅4.6%的情況下,卻聲稱施政將受阻?這樣的說法,反而凸顯行政團隊的無能。

羅智強憂心指出,民進黨不僅渲染政府「無法運作」,更刻意將矛頭指向國會,將正常的預算審查機制描繪成對施政的阻撓,甚至鼓動民衆不滿,製造對立情緒。

羅智強強調,預算審查是國會職責,溝通協調是行政部門的責任。面對歷年最高的總預算,民進黨政府應該拿出專業與誠意,向國會清楚說明預算用途,而非一再訴諸情緒、煽動對立。理性討論,還原事實,纔是民主政治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