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提年度總預算追加案...補助款歸位 許淑華:投縣明年零負債
▲因應中央補助原則變動,南投縣長許淑華要求各單位重視預算與計劃執行。(圖/南投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南投縣過去主要歲入來源依賴中央的一般性與計劃型補助收入高達61%,但行政院在5月份刪減該縣一般性補助款高達35億元;縣長許淑華表示,所幸目前政院已向立法院提出114年度總預算追加案,將可回編各縣市遭刪減的一般性補助款,若順利通過,縣府將可如期在今年還清近30億元的負債,達到縣政府零負債的目標。
縣府25日召開縣務會議,由縣府主計處報告說明115年度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分配情形,行政院5月份時宣佈修正減列114年的一般性補助款覈定預算數34億9000多萬元,但在《財劃法》修正後,115年度獲配中央統籌稅款將大幅增加,該縣亦可望提升整體財源自主性。
許淑華指出,該縣歲入來源比例分別爲中央一般性與計劃型補助61%、中央統籌分配稅款28%、自籌財源僅11%,幾乎全須仰賴中央專案補助;但行政院在5月份的時候大砍該縣一般性補助款,導致縣府在下半年度的預算及還款計劃一度都暫停,不過在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的總預算追加案通過後,各縣市遭刪減的一般性補助款回編,可確定明年開始沒有負債,縣府就可比較大膽的推動更多的基層建設與福利政策。
另立法院3月份提出修法,重新調整過新的統籌分配稅款達4165億元,地方政府即可增加新財源,初估縣府明年起1年可多增加138億元;但許淑華提醒,在計劃型的補助上,地方原需自籌10%至20%的配合款比例,可能大幅提高到50%以上,還有一些專案型的補助可能都不再補助,希望縣府各局處在編列預算上,要了解各個相對應的中央各部會的預算補助情形,重新檢視因應。
許淑華也強調,中央與地方政府本是一體,希望行政院跟立法院能夠共好,同時以地方的民生來做整體的調整,尤其總統賴清德也提出「4個調整」,要以民生、經濟爲第一優先,期待讓各地方政府可順利運作、做好各個施政面向,讓民衆生活都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