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臺美雙方在互惠原則 凝聚共識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倒數,外媒報導,美國已與多個國家達成協議,當中包含臺灣。行政院昨(30)日僅表示,臺美雙方在互惠原則下逐步凝聚共識,雙方磋商細節,基於臺美默契,不便對外界多做說明。

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即將與包括臺灣、印尼在內的部分國家達成協議,另有可能與越南和南韓完成協議安排。

由於對等關稅寬限期進入最後倒數,各國與美方談判動態備受關注。臺灣方面,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上週已赴華府進行第二次實體磋商,行政院日前發出新聞稿表示,雙方皆認爲談判至今取得「建設性進展」,不過並未說明更多細節。

根據政院說法,鄭麗君率領政府團隊於華府就對等關稅議題,與美方進行爲期兩天的第二輪實體磋商。期間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溝通。雙方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多項經貿議題逐步凝聚共識,致力促進貿易平衡,優化經貿體系,併爲臺美產業與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行政院更指出,雙方溝通過程中也都表達,在臺美產業長期互補基礎上,擴大雙邊投資將能增進彼此共榮發展,尤其臺灣企業近年擴大對美投資,美方也樂見美國企業擴大對臺投資。

至於溝通過程是否觸及半導體關稅,行政院並未多做說明。

針對雙方磋商細節、或臺灣是否已經完成談判,行政院表示,雙方在互惠互利原則下逐步凝聚共識,致力促進貿易平衡,併爲臺美產業與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基於雙方默契,現階段仍不便向外界多做說明,若有相關進展將再適時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