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5年20億推國家防疫一體 整合跨部會做到及早預防

行政院長卓榮泰年初拍板推動「國家防疫一體聯合行動計劃」,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16日指出,未來將透過政策會報、設立專案辦公室,整合跨部會加強監測環境、食品、動植物,及時辨識風險快速應對,計劃將自明年起自2030年,預算約20億元,預計年底前核定。

爲因應全球化、氣候變遷及生態系統變化,新興傳染疾病及人畜共通傳染病及抗生素抗藥性問題等對人類造成的威脅,行政院年初響聯合國四方組織提出的「One Health 聯合行動計劃」,衛福部明天將赴行政院會報告「國家防疫一體聯合行動方案」推動進度。

政院所擬的防疫一體計劃不同於過去將「疾病」爲中心,改以「預防」爲中心,做到「預防勝於治療」。陳時中說明,過去專注探討病因、防治與治療方式,如今是整合行政部門,精進對環境、食品、動植物、人類,甚或抗生素抗藥性的監測,藉此判斷風險,及早因應。

行政院今年將成立政院層級國家防疫一體政策會報,包含衛福部、農業部、內政部、環境部等成員。

針對六項具體做法,他說明,包括強化人類、動物、植 物與環境防疫一體, 整合制度框架;減少新興及再浮現的人畜共通的傳染病;減少並控制疾病大流行風險;強化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及溝通;遏制抗微生物製劑抗藥性的大流行,將環境整合納入防疫一體。

他接着舉1950年代於臺灣西部流行的「烏腳病」爲例,起初治療只能靠切除或保存療法,後來才發現是民衆誤飲地下水中的高量砷所致,若能加強監控地下水、土壤,此種情形可能不會發生。

他也提到,臺灣1979年發生「米糠油中毒事件」,2、3000人因食用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導致中毒,此前日本等多國已經發生,若國際間有溝通,便可提前預防;或如2017年食藥署透過藥師揪出降血脂藥「冠脂妥」假藥事件,未來整合系統後,有望提前示警。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記者黃婉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