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新聞發言人劉結一:中國工業機器人裝置量全球過半 新質生產力發展生機勃勃

劉結一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2024年,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深融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收效顯著,經濟發展向「新」而行、以「質」致遠。一系列科技成果接連亮相,一項項「黑科技」閃亮登場。傳統產業追「智」逐「綠」,智能裝備快速普及。全球189家「燈塔工廠」中,中國佔79家,其中近半數來自鋼鐵、食品等傳統產業。

與此同時,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未來產業佈局蓄勢。人形機器人上「春晚」扭秧歌,無人機飛夜空放「賽博煙花」,人工智慧開源大模型引發世界熱議。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工業機器人裝機量佔全球過半。新質生產力發展生機勃勃。

劉結一說,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是全國政協議政建言重要着力點,緊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組織政協委員和全國社科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開展新質生產力理論學理化研究闡釋,形成多篇研究報告,以認識的深化提升行動的實效。盯住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出實招。

同時,密切跟蹤國際前沿動態,深入科研院所和企業一線調研科技成果轉化、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創新藥研發等課題,聚焦數據要素市場、人工智慧應用等主題深度協商座談,分析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途徑和體制機制保障,提出針對性、前瞻性對策建議,得到主管部門重視和採納。

此外,政協委員中的名家、大家、專家舉辦8場「委員科學講堂」,面向公衆講授通用人工智慧、奈米科技前沿與產業化等科普知識,營造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科學氛圍。

劉結一強調,新質生產力是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引擎,全國政協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讓新質生產力釋放出更加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