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又累又疲倦可能是早餐吃錯 中醫授「一週體質菜單」健脾益氣
早餐是一天活力來源,但吃錯了可能精神不濟、整天疲倦。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早餐是一天的活力來源,身體經過一夜的禁食,需要食物啓動運作並維持血糖穩定。不過,有些人吃完早餐後,反而精神更差,是睡眠不足嗎?中醫師陳楚鏞提醒,早餐吃錯可能愈吃愈累,因爲精緻澱粉、高GI、高糖食物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讓人感到頭昏腦脹、昏昏欲睡。
現代人講求快速方便,隨便買個三明治和奶茶就趕去上班上課,覺得「有吃就好」。陳楚鏞說,中醫視脾胃爲氣血生化之源,經過一夜休息,早晨正是脾胃功能最旺盛的時候,應該選擇符合自己體質的食物,才能幫助脾胃運化、氣血生化。
什麼是「錯誤早餐」?陳楚鏞指出,生冷、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容易加重腸胃負擔,例如冷飲、生菜沙拉、油炸物、糯米制品等,一大早吃這些食物,加重脾胃負擔,生成溼氣或痰飲,阻礙氣血生產。含糖谷片、精緻麪包等高糖分食物,則會造成血糖快速升降,產生「血糖震盪」,引發昏沉與注意力不集中。
陳楚鏞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早餐選擇也應作調整。根據子午流注理論,早上7至9點「走胃經」,這時間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9至11點則是「走脾經」,此時吸收轉化能量最強,有利於將食物轉化爲氣血。早餐一定要吃對、避免空腹,纔不會讓脾胃運化失常。
有些人習慣早餐只喝杯黑咖啡,不吃其他東西,陳楚鏞說,氣虛、陽虛體質者不宜早晨喝咖啡,易透支陽氣,建議改喝人蔘茶或桂圓茶。另外,空腹喝咖啡並非人人適合,要看個人腸胃狀況,可能還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中醫強調「因質擇食」,同樣的早餐對不同體質的人,效果天差地別。要如何檢視吃得對?陳楚鏞說,觀察自己早餐後2小時的精神狀態,神清氣爽,表示飲食適合;昏沉倦怠,需調整早餐內容。
陳楚鏞也分享了一週早餐範例,分成氣虛型、溼熱型、陽虛型體質的人,試着依體質調整早餐,二週後有感。菜單每三天爲一個循環,週日可以健康自由吃,但仍要符合忌生冷、油膩、高油鹽糖的原則。
氣虛型:山藥糙米粥(週一)、黃耆牛肉湯麪(週二)、四神湯+銀絲捲(週三)、山藥糙米粥(週四)、黃耆牛肉湯麪(週五)、四神湯+銀絲捲(週六)
溼熱型:綠豆薏仁粥(週一)、涼拌秋葵飯糰(週二)、苦瓜鹹蛋粥(週三)、綠豆薏仁粥(週四)、涼拌秋葵飯糰(週五)、苦瓜鹹蛋粥(週六)
陽虛型:薑汁桂圓粥(週一)、胡麻醬陽春麪(週二)、核桃酪+烤饅頭(週三)、薑汁桂圓粥(週四)、胡麻醬陽春麪(週五)、核桃酪+烤饅頭(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