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喝酒哲學!林洋港招牌「表面張力」曾與柯林頓拼酒
李元簇副總統(左)、行政院長郝柏村、司法院長林洋港相約登五指山踏青,中午並在山頂上的小吃店餐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3/30 章家源攝影)
1980年代的重量級政治人物林洋港,曾任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長、司法院長等政府要職。他爲人海派,講話幽默風趣,在政壇上被稱爲「阿港伯」。他不只酒量好,他的招牌「表面張力」敬酒方式在政壇流傳,甚至曾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比拼酒量,留下許多傳奇佳話。
阿港伯的酒量極佳,有一次陪同蔣經國到金門巡視,在晚宴時一共喝了28杯金門高粱,喝完酒之後,還能保持清醒去看電影。他所謂的「表面張力」,就是在斟酒時將空杯子裝滿酒水,並溢至杯口,形成微微隆起的酒弧,又不能將酒水濺出酒杯,然後一飲而盡,以表誠意。有時候賓客端起酒杯時,不小心溢出幾滴,阿港伯還會打趣說:「不要藉機搖來搖去,減少酒量!」
【推薦閱讀】 2006年顏清標16歲兒子娶校花同學 席開2000桌連宋王馬齊聚 2002年「涂醒哲舔耳案」震撼政壇!真相大白竟是一場烏龍
林洋港對每個人都十分尊重,不分職位高低,聚餐時皆熱情款待。他當省主席時,有一次省府聚餐,他每一桌都去敬酒,只要能喝酒的同仁,阿港伯都會斟到「表面張力」再幹杯,即使是工友桌,同樣逐一干杯。他當內政部長時,有一次以前任職省府時期的座車司機來臺北官舍拜訪他,阿港伯奉爲上賓,請他吃日本料理,還找來幾位當年省府老同事當陪客,他殷勤勸酒,席間氣氛熱烈。
1979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時任阿肯色州長,年僅三十出頭。他來臺北訪問時,當時的省主席林洋港在圓山飯店宴請柯林頓,同樣是採取「表面張力」的飲酒規則。柯林頓的酒量也很好,入境隨俗連喝了三十幾杯紹興酒,相當親切豪爽,也成爲臺美外交的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