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不死鳥 躲過刺殺 走向顛峰

南韓總統李在明宣誓就職。(路透)

李在明當選新任韓國總統,《紐約時報》以「政壇不死鳥」來形容他,《紐時》認爲,李在明承受了刑事指控,逃過了幾乎致命的持刀刺殺,更在他最兇狠的勁敵、前總統尹錫悅頒佈的戒嚴令下全身而退。但現在,他必須帶領一個嚴重分裂的韓國,因應內外的嚴峻挑戰。

韓國的政治動盪始於去年12月,時任總統尹錫悅宣佈戒嚴令,試圖趕走國民議會中的李在明和其他「反國家勢力」。尹錫悅說,這些人多次利用多數權力阻撓他的政策。尹錫悅此舉激怒了韓國民衆,他們涌上街頭舉行抗議。最後尹錫悅被國會彈劾,今年4月被憲法法院正式免職,爲3日的選舉鋪平了道路。

現年61歲的李在明充滿人格魅力,十幾歲時曾在一家血汗工廠工作,卻不慎受傷導致手臂殘疾。他後來坦言,這段艱辛經歷讓他更同理弱勢。後來他成爲韓國最大政黨的領袖。

在短暫戒嚴期間,尹錫悅曾計劃逮捕李在明。李在明成了尹錫悅戒嚴事件最大的政治受益者,許多韓國人認爲他是唯一有足夠政治資源領導韓國的政治人物。

如今李在明贏得總統選舉,成爲韓國近幾十年來選出的權力最大的總統之一。但李在明面臨的問題也很多,韓國在左右陣營、世代和性別間存在深刻對立。在北韓核威脅升級之際,美國這個唯一軍事盟友施加的壓力與日俱增。川普總統不僅以高額關稅打擊韓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還要求韓國承擔更多美國駐軍費用。

對華盛頓來說,李在明代表着與尹錫悅截然不同的立場。尹錫悅曾與中國和北韓對抗,並在華盛頓與北京的戰略競爭中與美國堅定地站在一起。尹錫悅還因擱置歷史恩怨,改善與韓國前殖民宗主國日本的關係,此種作法贏得了華府的讚譽。

但李在明和他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其他領導人對改善對日關係並不那麼熱衷,他們指責日本未徹底清算殖民統治暴行。李在明表示,他還將尋求修復與北韓及韓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之間的的關係,同時與美國保持軍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