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商所:穩步推進葵花籽油期貨研發註冊,力爭實現聚酯期貨板塊整體對外開放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玉靜】8月20日,2025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在鄭州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爲“賦能實體經濟 助力強國建設——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和機遇”。
作爲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多年來,鄭商所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賦能強國建設。
一是品種工具持續擴容,服務效能不斷升級。目前已上市27個期貨、20個期權品種,其中全球獨有品種13個,品種數量居市場首位;期權市場實現“兩個率先”——率先覆蓋全部活躍品種,率先推出白糖系列期權,交易持倉規模穩居境內第一,爲實體企業提供了更加精細化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
二是聚焦助力強國建設,服務成效逐漸凸顯。在助力農業強國方面,2016年以來,依託蘋果、紅棗等6個品種開展“保險+期貨”項目250個,投入保費支持8.1億元,覆蓋全國16個省區,惠及農戶近90萬戶;2021年創新推出“商儲無憂”項目,已累計爲全國23個省區的99家次儲備企業、495萬噸尿素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幫助降低儲備成本、穩定市場供給。在助力製造強國方面,構建起聚酯紡織、鹽化工等重要產業鏈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發揮板塊集聚效應,支持企業覆蓋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鏈條風險;開展鐵合金“綠色助企”行動,參與制定並推廣綠色甲醇分級、鐵合金低碳產品認證團體標準,助力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同時,深耕市場服務,開展“貿易強國”“新質生產力”等六大主題活動,通過培訓指導、搭建期現對接平臺,幫助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三是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目前已有7個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實現油脂油料全品種鏈條對外開放,QFI可交易範圍拓展至26個期貨期權品種。創新PTA出口型車(船)板保稅交割模式,以PTA爲代表的開放品種價格影響力顯著增強。
今年以來,鄭商所上市丙烯期貨及期權,推出國內首個商品短期期權——白糖系列期權,聯合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發佈鄭商所氣溫指數,進一步豐富風險管理工具供給。拓展QFI可交易品種範圍,深化與國際知名機構合作,市場國際輻射力穩步提升。優化升級特色服務,2024—2025年度46個尿素“商儲無憂”項目運行平穩,27個“保險+期貨”項目高質量結項,推動青島黃島區依託花生“保險+期貨”成功拓展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驗任務,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展望未來,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商所將堅守監管主責主業,持續優化市場供給,從三個方面更好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積極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
一是持續豐富品種工具供給,夯實服務根基。緊扣國家戰略和實體發展需要,穩步推進葵花籽油期貨研發註冊,有序推動鋼坯、水泥、雞肉等品種研發,探索推廣更多短期期權。結合自身在能化、鹽化等領域的品種稟賦,圍繞已有優勢產業鏈上下游、左右端擴展,持續豐富衍生品工具類型。深化儲備品種研究,持續推進符合實體經濟需求的衍生品研發。
二是提升市場運行與服務質效,深化產業賦能。堅持“一品一策”優化已上市品種合約及業務規則,“一企一策”開展市場培育活動,支持風險管理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商引導企業拓展期貨應用場景,擴寬產業“期權+”服務範圍,持續提升產業客戶參與度。有序推進“保險+期貨”“糖業無憂”項目實施,優化完善“商儲無憂”業務模式,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特色品牌。大力支持會員發展,及時迴應市場關心關切。
三是穩步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方向,制定實施“十五五”戰略規劃,以務實舉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國際化品種研發,落地PTA保稅交割,適時擴大QFI可交易品種範圍,力爭實現聚酯期貨板塊整體對外開放。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間,穩步推動與境外期貨交易所結算價授權合作,加強國際市場交流,持續提升鄭州期貨市場的全球定價影響力。
【注:QFI是Qualified Foreign Investors的縮寫,即合格境外投資者。它是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統稱。】
責編:王時丹 | 審校:張翼鵬 | 審覈:李震 | 監審: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