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快問完!柯文哲「闖3關」拚交保 法界分析:10月是關鍵
▲柯文哲因涉嫌貪污圖利京華城案,遭法院以勾串、逃亡之虞裁定羈押至今。(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劉昌鬆/臺北報導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近1年,法院歷次裁押理由包括柯文哲有滅證、勾串之虞,可能逃亡,且關鍵人「橘子」許芷瑜未到案,不過隨着法院每週2天開庭審理進度,預計10月完成與柯文哲直接相關的證人交互詰問程序。法界人士表示,屆時3大羈押理由中的勾串疑慮消除,將是柯文哲再拚交保的關鍵時機。
北檢在起訴柯文哲後,一直主張有繼續羈押柯文哲的必要,理由包括柯文哲若被判有罪,可能因面臨重刑而有高度逃亡風險;柯文哲疑似在案發後,教唆保管財務的「橘子」逃亡出境;加上柯文哲的實際權勢及實質影響力,若交保在外,恐影響共同被告及重要證人之陳述。
▲柯文哲的心腹「橘子」許芷瑜疑似潛逃日本,已被列爲外逃通緝犯。(圖/翻攝調查局網站)
北院最近一次裁定延押柯文哲,也是以無法排除柯文哲湮滅證據或勾串共犯、證人之虞,且無法以交保、限制住居等替代方式,達到防止柯文哲逃亡的效果,因此將柯文哲繼續羈押禁見;不過北院裁定同時指出,將依照訴訟進行程度,隨時審視柯文哲的羈押原因及必要性。
由於柯文哲最後一次延押10月初就屆滿,法界人士根據法院裁定內容,認爲證人傳訊進度是柯文哲交保的指標,依據臺北地院審理計劃,柯文哲所涉京華城容積案、收賄案、政治獻金案,還剩下10多名證人有待傳喚,其中10月7日是柯文哲自己首度以證人身分上陣,接受檢辯與共同被告詰問,而市議員應曉薇助理吳順民,則排定10月30日出庭,最後1棒則是11月4日傳喚木可公司會計何璦廷。
法界人士分析,何璦廷作證內容主要是會計師端木正所涉政治獻金假帳案,與柯文哲較無直接關聯,所以柯文哲可望在10月間就以無勾串疑慮消滅爲由,向法院聲請交保,屆時檢辯攻防重點,將只剩下橘子逃亡對案件的影響性,以及柯文哲是否仍有逃亡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