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迎來更多“看不見的員工”,有券商提供數字分身,實現“以一抵十”

財聯社7月29日訊(記者 王晨)無需休息、自主進化、24小時在線,證券行業正被一羣“看不見的員工”深度賦能。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信證券隨中信集團一同亮相,其AI數字員工的創新實踐成爲會場焦點,再次引發行業對券商數字化轉型的廣泛關注。

中信證券以打造智能化、擬人化、高效協同的數字員工體系爲目標,爲每位員工提供多個“數字分身”,每個崗位配置專屬數字員工,每人配備數字助理,實現效能跨越。

從行業來看,數字員工的應用已經實現全場景的滲透,無論是業務領域,如投顧業務、經紀業務、投研等,還是運營環節、數字客服、品牌傳播、投資者教育等領域,都可以看見數字員工的身影。

而大模型等技術的突破正在推動數字員工不斷“進化”。展望未來,數字員工的建設將不再停留在“數字員工”本身,券商正着力構建數字員工體系化能力,推進行業數字員工生態的建設,開啓人機協同新時代。

中信證券攜AI數字員工亮相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信證券AI數字員工的創新實踐再度聚焦行業目光。據中信證券介紹,公司數字員工體系分爲三大類,分別是辦公數字員工、業務數字員工和協同數字員工。其中,辦公數字員工涉及差旅、翻譯、審覈等日常辦公事務;業務數字員工則聚焦於券商垂直領域,提供如“超級研究員”、財富管理助理等專業工具;協同數字員工則有效解決跨部門、跨企業的複雜溝通需求。

中信證券打造了“智算底座-大模型中臺-業務應用”三位一體架構,爲數字員工高效運轉提供了堅實支撐。這一體系不僅構建了滿足金融嚴苛要求的彈性智能算力底座,更攻克了金融領域信息精準性、穩定性與安全性三大挑戰。

中信證券的創新實踐在於重塑人機協作範式。其目標是打造智能化、擬人化、高效協同的數字員工體系,爲每位員工配備“數字分身”,每個崗位配置專屬數字員工,實現“以一抵十”的效能跨越。

在提升流程性工作與複雜決策場景任務質效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員工潛能,業務專家的經驗與能力被沉澱爲標準化智能工具,賦能一線人員提升專業服務水平,讓優質金融服務觸達更廣泛羣體。其“超級研究員”深度應用,融合大模型與智能體技術,用戶僅需提出需求,即可自動生成數萬字深度研報,顯著降低信息處理成本,實現投研效率與質量的雙重提升。

券商數字員工正實現全場景滲透

中金財富早在2022年便上線數字人Jinn,開啓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模式,從品牌介紹到投資教育,成爲客戶與券商之間的“全天候橋樑”。這種服務模式徹底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時間邊界,讓投資者在任何時刻都能獲取基礎服務支持,極大提升了服務的可及性。

華泰證券的數字員工則在後臺運營領域展現強大效能。以盡職調查助手爲例,其集成流程自動化、智能文本處理等技術,可自動登陸三十餘個不同網站,完成自然人、法人的違法失信情況查詢截圖,並生成標準化報告發送至業務人員郵箱。這種將一線員工從重複操作中解放出來的模式,通過標準化操作降低了人爲疏漏風險,實現效率與安全的雙重提升。

品牌傳播與投資者教育領域,數字人正以高度擬人化的形態拉近與用戶的距離。銀河證券2023年推出的數字人基於自有員工形象打造,通過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技術高度還原真人原聲與形態,可快速生成投教視頻。

誠通證券的首位AI數字員工“誠小通”則憑藉2D數字人建模技術,精準復刻員工形象與聲線,通過生動活潑的投教短視頻解析投資知識,其逼真的面部表情與自然的播報風格,爲投資者帶來沉浸式體驗。

國信證券AI數字人技術已覆蓋金太陽APP投顧IP、企業微信素材庫、微信視頻號、營業網點大屏和線下報告會五大場景,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無縫銜接。與此同時,國信證券的智能客服體系通過輔助質檢、智能電話通知等功能,每日節省的人力成本相當於超過900小時工作量,顯著緩解了一線客服壓力。

在投顧領域,數字人與專業投顧的“雙擎驅動”成爲新趨勢。國泰海通將數字人技術深度融入投顧服務,在靈犀APP打造“投顧在線”大直播節目單,專業投顧解析策略的同時,數字人則承擔起實時互動答疑等輔助功能,形成“有深度、有溫度、不間斷”的直播陪伴。

在經紀業務領域,更值得關注的是其開戶數字人。國泰海通通過數字人實時對話交互指導客戶填寫資料,實時檢測信息誤差,使開戶提交率顯著提升,視頻見證環節更是實現“1對N”服務模式,傳統模式下每名員工僅能服務1-2名客戶,而AI數字人分身可同時處理10名客戶的見證需求,且全程語音交互自動完成標準問答。

投研領域的數字員工正挑戰傳統研究範式。中信證券的“超級研究員”融合大模型與智能體技術,聚合內外部研究成果,具備自動化數據加工、動態思維鏈、多模態輸出等能力。業務人員只需提出研究需求,該數字員工便可自動生成包含圖表的數萬字深度研報,覆蓋行業研究、市場解讀等全流程投研需求。目前,“超級研究員”已服務十餘個部門、上萬名員工。

技術突破讓數字員工實現“進化”

中信證券構建的“智算底座-大模型中臺-業務應用”三位一體佈局,爲數字員工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種技術架構使數字員工能夠處理複雜金融場景的決策支持任務,而非侷限於簡單指令執行。AI大模型的應用可以說爲數字員工注入了“靈魂”。

東吳證券引入的MCP(ModelContextProtocol)機制與A2A(AgenttoAgent)協議,爲數字員工協同作戰開闢新路徑。通過MCP協議,數字人可靈活對接市場上的數據分析、智能對話、圖像識別等AI能力模塊,按需調用工具服務,顯著拓寬能力邊界。而A2A協議則實現了數字人之間的高效協作,當面對跨領域業務請求時,數字人可自動判別問題類型,將任務轉交給最專業的數字人處理。

在擬真度與交互體驗方面,數字人技術已實現質的飛躍。多家券商數字人系統通過收集高質量語音和視頻樣本,提取滿足神經網絡需求的特徵向量,驅動圖像重建引擎高度還原真人原聲與形態。

數字員工建設的下一站是生態共建

券商正着力構建數字員工體系化能力,推動技術價值向業務價值全面轉化。中信證券以“爲每位員工提供多個數字分身,每個崗位配置專屬數字員工”爲目標,打造覆蓋企業服務、財富管理、投資研究、合規風控等全領域的智能服務網絡。

東吳證券依託自主開發的AIaaS平臺,構建起覆蓋ToB、ToC及內部賦能的數字員工生態。在ToC端,圍繞“秀財、秀盈、秀享”三大AI服務體系打造智能服務平臺。

東吳證券還向記者透露了更加宏大的願景,正計劃重點打造“AI人力資源部”,將通過整合數各個業務條線下的Agent智能體資源,不斷提升數字員工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務能力。規劃通過數字人技術打造“AI特色營業部”,實現營業部數字員工7×24小時在線接單、智能應答及高效處理客戶問題。

多家券商表示將加強跨機構合作,共同拓展數字人在金融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中信證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便強調,將持續拓展AI數字員工的應用邊界,與行業夥伴共同推動技術創新;東吳證券則積極參與中國證監會技術標準委員會組織的數字人行業標準制定,助力構建規範有序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