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被抹紅?他喊話「別憑臆測定論」揭藍營關鍵下一步

國民黨主席選舉塵埃落定,新任黨魁鄭麗文雖以高票勝出,但外界對她是否獲「紅色勢力」協助仍存質疑。(中時資料照/姚志平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塵埃落定,新任黨魁鄭麗文雖以高票勝出,但外界對她是否獲「紅色勢力」協助仍存質疑。對此,藍委牛煦庭今(19日)表示,對鄭麗文的惡意推定應即刻停止。他強調,「對鄭主席可以懷疑,對新路線可以辯證,必要時甚至可以反制,但理應給予新的黨中央一些時間,觀察實際表現,而非憑主觀臆測倉促定論。」

牛煦庭19在臉書上指出,這場黨主席選舉是一場「由下而上」的勝利,顯示基層力量的自主崛起。他認爲,鄭麗文能否成功打造「集體領導」將是藍營未來的重要指標。「兼容各方意見,才能發揮最強戰力。」

牛煦庭提到,「有些事,該隨着選舉結束而停止」。他呼籲黨內同志,選戰激情已過,鄭麗文上任首要任務是整合,而任何奚落、嘲諷、乃至謾罵黨內同志的聲音都應立即停下。「贏得選舉還在耍嘴皮子,對團結整合、一致對外沒有任何幫助;單憑狂粉,是不可能贏得大選的,本黨已栽過一次,不該再重蹈覆轍。」

牛煦庭進一步指出,政治人物的評價應建立在行爲而非言詞上。選舉期間言辭難免激烈,掌權後有所顧慮屬於政治常態。他呼籲藍營支持者保持理性,停止惡意揣測,以實際作爲檢驗新主席的表現。「情緒要有出口,但若讓選舉語言在選後喧賓奪主,最高興的肯定是民進黨。」

他同時指出,這場選舉也揭示國民黨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建制派的焦慮,終究因準備不足,未能扭轉戰局。」他認爲,與其過度焦慮,不如認清「由下而上」纔是當前選戰的硬道理。若全黨上下能從中吸取經驗、提前部署,2026與2028的挑戰仍有轉圜空間。

最後,牛煦庭表示,政治局勢瞬息萬變,「誰願參與、怎麼參與、要承擔多少風險,都值得大家思考」。他強調,唯有勇敢前行、積極應變,才能爲國民黨找到新的出路,「裹足不前,就不會有路。」